豔扶 作品

第15章 四缺一 【二合一】供奉(第2頁)



    姜厭隨口道:“鎮壓。”



    沈歡歡也想到了這點:“應該是,那個傳遞信息的鬼應該就被困在祠堂某處,她引我們來是想讓我們把她放出,但鎮得越狠,怨氣越重,現在情況有些糟糕。”



    沈笑笑連連點頭:“是的是的,就算它給過我們提示,也不保證它還有人性,也無法斷言它出來後不會怨氣暴走,所以咱們還是先找族譜吧,說不定還能知道被鎮壓的鬼是誰呢。”



    姜厭同意了這個說法。



    當務之急還是找到族譜,確定村內是否是近親結婚,再找上面有沒有二壯的名字,雖然被拐兒童也可能上族譜,但如果族譜上有同輩分的其他小孩,卻沒有他,那蠶村拐賣兒童就是不離十。確定這以上兩點,就可以縮小近年被蠶村鎮壓的鬼怪範圍。



    畢竟倘若不是問心有愧,不是心裡有鬼,村子為什麼不去求助正經通靈師除鬼,而是選擇獨自鎮壓呢?



    三人再次找了起來。



    有了前車之鑑,這次沈歡歡找得尤為仔細,最後在門邊的一塊鬆動紅磚下,她找到了族譜。



    這是一沓非常厚的紙張,填滿了兩個拳頭高的空間,密密麻麻的小字遍佈其上。大概是年代久遠而且被水泡過,不僅紙頁鬆動,近乎一半的字都已經暈染開,但所幸後面的數十頁的字跡還是清晰的。



    三人從清晰的紙張開始看起。



    「大水禍國,殃及我族,族譜殘缺,血脈斷連。今孫氏第五十二代家主孫七載,重補孫氏族譜。」



    這句話的撰寫年代是十九世紀末,距今已有百餘年。



    其後是一份嶄新的族譜,以孫思邈為祖,之間人物多有空白,直到五十代左右才代代清晰。



    沈笑笑恍然:“原來這是兩份族譜,只是一份被大水泡了,一份是重編的,就是第一份已經成了廢紙,分辨不出村民到底是不是孫思邈直系子孫…”



    “無所謂。”姜厭說。



    的確無所謂,這份重編的族譜已經說明了蠶村供奉藥王的原因。



    沈歡歡坐在姜厭身邊,往後繼續翻著重編的族譜,剛才三人看到五十代就停止了,而她們要找的線索在五十二代以後。



    三人都凝神看去,族譜上記載的很詳細。



    第五十二代,孫七載。



    孫七載長子,孫戊。



    孫七載長孫,孫寒又。



    孫七載曾孫,孫百部。



    至此,四個主牌位已確定身份,之後的族譜上,詳細記載著孫百部的子孫,從時間上推斷,這些人應當還活於世。



    姜厭身子前傾,把手指放在了“孫百部”三個字上,而後手指緩緩下移,指向了他的兒子“孫尚年”,緊接著,又直線下滑,落在“孫保民”身上。



    孫…保民?



    沈笑笑眨了眨眼:“王保民?是他嗎?”



    “嗯,”姜厭回,“王保民叫村長年叔,村長應該就是孫尚年,也就是他父親。”



    說罷,姜厭的手指繼續下滑,王保民的下方,一片空白。



    族譜的意思很明顯,王保民並無子嗣。但按照二壯的說法,王保民明明有個兒子,叫王孫,幾個月前死於溺亡。



    老一輩習俗,女子不入族譜,男子六歲或十歲就可入,王孫已經上了小學,最起碼過了六歲。



    那麼這個村會是十歲入族譜麼。



    姜厭看得很細,終於,她指向了一個名字。



    孫良佐。



    這個名字沈歡歡也有印象,這是程光提到過的,他在溪水邊遇到的放紙船的小男孩,七歲,叫“徐良佐”。



    所以這個村是六歲就可以進族譜的,只是有的人不能進去,進去的人亂了姓氏。



    姜厭忽然有些想笑。



    她沒再多看,徑直把族譜翻到了最後幾頁,這幾頁上,記著孫氏族訓。



    力可透紙,字字動容,情真意切。



    「天災,族譜浸汙,我族不族。從五十二代起,孫氏子孫應堅守此地,不可外遷,不得外娶,不可外嫁,守佑血脈,代代相連。」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nbsp;   「如蠶如繭,純潔堅固,執守堅貞。」



    「孫七載,清同治甲子年。」



    沈歡歡緊抿著唇,可以看出來,她現在的心情不太好受。



    但無論如何,事實都已經很明顯。蠶村諸人的確是近親結婚的產物,拐賣兒童也是不離十的事實。



    目前擺在三人面前的,是族譜裡的姓為什麼與大家平時用的姓不一樣。



    但這或許也不是問題,因為實在太好猜——



    蠶村雖然偏僻閉塞,但並不是無法被找到,國家知道這個村的存在,甚至還給這個村配置支教老師以提高村裡孩童的素質,如果全村無論男女老少都姓孫,旁人單是聽名字就能發現這個村的問題。



    所以平日裡的姓氏是用來混淆視聽的。



    只有族譜裡的才是真的。



    沈歡歡輕聲道:“老是被那樣叫著,他們真的還記得自己姓孫嗎?”



    “誰知道呢。”姜厭回得平淡。



    沈歡歡:“所以就是…族訓定下後,村內開始近親婚配,畸形夭折的孩子越來越多,眼見著再過幾代就會斷後,於是他們把別人的孩子拐來騙來買來,從小養著,只當是個村裡人,覺得這也算貫徹了族訓?”



    沈笑笑撇嘴:“貫徹個屁,拋開血緣不談,那些拐來的小孩連族譜都不能進,怎麼能算村裡人。”一邊說著,她一邊踩了族譜幾腳。



    姜厭沒有參與兩姐妹的對話,見沈笑笑踩夠了,她把族譜又拿到面前,自顧自翻著,她還有不明白的地方。



    她至今不知道那些參須是什麼東西。



    按照沈歡歡的說法,成鬼後,鬼表現出來的實體物,都是最本質的靈體。



    饅頭裡的參須不是假。



    一定有什麼藥材成了精。但沈歡歡也確認過,這個村裡根本沒有藥材類精怪存在過的痕跡。



    她實在想不明白。



    厚重的族譜被姜厭從頭翻起,從族譜到族訓,蠶村的族訓,除了開頭那幾句匪夷所思的話,之後的幾十條都比較常見,翻到最後一頁時,一張紙條突然出現在她眼前。



    這張紙條對摺著,夾在最後一頁與倒數第二頁之間。



    姜厭眯了下眼。



    沒有任何猶豫,她展開了紙條。



    “咦?”沈笑笑餘光看到了姜厭的動作,探頭問,“這是什麼?”



    姜厭沒有回話,她瀏覽著紙條上的內容。



    沈歡歡也沒被情緒影響工作,她看完說道:“應該是祈福詞。”



    「自承族訓以來,後代多疾,子嗣稀少,面容顛倒,終日惶惶。反思數年,一朝點醒,殫精竭慮,苦心陳上,謹擇今日於族內祠堂設壇上供祈神澤,伏望藥王憐子孫衷心,佑後人。」



    這句話後,是一串供品名稱,有普通的甘草枸杞,也有稀有的靈芝鹿茸。



    最後一段是主供,也就是擺上祭壇的四大供品。



    可能是村內習俗,這四大供品的名字被香灰塗死,完全看不出是什麼東西,姜厭想了想,用指甲颳起香灰來,她依次颳著,直到擦到指尖都生疼,也只能依稀看出最後一個供品的名字。



    人參。



    姜厭舔了舔乾澀的嘴唇,祠堂外此時大雨瓢潑,剛才大家的精力都在族譜上,全然沒發現雨竟然如此大了,呼嘯的風聲衝開祠堂的門窗,從堂內往外看,漆黑一片,不見天日。



    “用燈直射可能會好一點。”沈歡歡思忖道。雖然不知道姜厭為何對供品的種類如此執著,但她還是打開了手機的手電筒功能,直射著紙條。



    剩下的三個還是看不清,但在第二個供品上,隱約照出個“共”字頭來,還有兩個對稱的點。



    姜厭眼底的情緒晦澀不明。



    終於,她嘖了聲,把紙條收進兜裡。



    “回去吧,”她說,“我懂了。”



    沈笑笑:“???”



    姜厭拿起門邊的傘:“回去說,出來挺久了。”



    沈笑笑滿臉問號,她眨巴眨巴眼,扭頭看自己的姐姐。雖然認識才三天,但沈歡歡莫名很相信姜厭的判斷,出來的確有些久了,祠堂內的信息已經知道得差不多,現在聽姜厭的分析又要花費時間,的確不如回去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