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唐朝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招術也太損了(第2頁)


凌晨4點,一條黑影出現在了公路一側的排水溝裡,他彎著腰,悄悄來到了那片建築群裡。他十分小心地避開了日軍的哨兵,來到了車馬大店院牆的後面。

黑影翻上了圍牆,沒有急於進入大院,而是趴在緊貼著圍牆的一間柴房上面,仔細地觀察院子裡的情況。

此人正是徐大龍,他身穿著一身深黑色的夜行衣,裡面套著日軍的軍服。

等他看清楚了院子裡的情況之後,就來到了馬廄。

徐大龍看到在馬廄裡有很多的戰馬,一個腰間繫著圍裙的日軍馬伕,正在那裡餵馬。

馬廄的西頭有一間房子,裡面亮著昏暗的油燈。那個馬伕往馬槽裡添了一些草料,走回了那個房間。

徐大龍悄悄地來到了房門前,從窗戶望進去,看到裡面有一張土炕,上面躺有兩個日軍的馬伕,屋子中間放著一張桌子,還有兩個馬伕坐在那裡喝酒聊天。

徐大龍離開了房間,在馬廄裡躲了起來,然後從地上撿起幾塊石子,扔到了兩匹相鄰的戰馬的身上,戰馬身上疼痛,騷動了起來。

很快從房間裡走出來了一個馬伕,看到兩匹馬在那裡躁動不安,以為它們是在打架,罵罵咧咧地就走了過來。

徐大龍突然竄了出來,用胳膊夾住了他的脖子,用力一扭就結果了這個馬伕。

隨後,徐大龍脫下了夜行衣,露出了裡面的日軍軍服,就朝著那個房間走去。

到了門口,他把隨身帶來的揹包放在了一邊,低著頭推開了房門,然後直接轉身去關房門。

屋裡坐著的那個馬伕只看到他的背影,以為是剛才那個馬伕回來了,也沒有在意,順口問了句:“是219號那匹馬嗎?性子還是那麼烈。”

徐大龍隨即“嗯”了一聲,轉身向那個日本兵走去。

日本兵看到來人不是剛才的那個馬伕,吃驚地問道:“你是誰?”

徐大龍用手指在嘴邊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又用手指了指床上躺著的兩個馬伕,意思是小聲點兒,別驚動了他們。

然後他小聲說道:“我是大隊長閣下的傳令兵渡邊一郎,有事要問你。”徐大龍一邊說,一邊靠近了那個日本兵。

那個日本兵站了起來,壓低嗓音說道:“我以前怎麼沒有見過你?大隊長閣下有何吩咐?”

徐大龍來到他的跟前,示意他附耳過來。

那個日本兵把頭伸了過來,徐大龍直接就出手了,還是用同樣的辦法扭斷了他的脖子,然後將他的屍體輕輕地放在地上。

這四個馬伕是負責輪流餵馬的,睡得都不踏實。徐大龍和那個日本兵對話,聲音雖小,仍然有一個日本兵被驚醒了,他翻了個身,睜開了眼睛,看到眼前陌生的面孔,剛想說什麼,徐大龍伸手捂住了他的嘴,將匕首刺進了他的心臟。

另外一個日本兵睡得跟死豬一樣,徐大龍也用匕首結果了他。

徐大龍出了房間,背上了揹包,他首先來到了馬槽的跟前,拿起一把鏟子,把馬槽裡的那些草料給鏟了出來,扔到了戰馬的後面。

那些戰馬正吃的好好的,不明白這個人為什麼就不讓它們吃了,它們憤怒地打著響鼻,目光不解地望著眼前的這個討厭的傢伙。

徐大龍來到了草料垛子旁邊,從揹包裡取出來了幾個酒瓶,把裡面的汽油澆在了上面,然後掀開了苫布,把裡面的戰馬的精飼料上面也澆上了汽油。

他迅速地離開了馬廄,翻上了圍牆,然後拿著裝滿汽油的酒瓶,點燃了瓶口上的油布,朝著馬廄那裡扔了過去。

“轟”的一聲,馬廄裡燃起了大火。

徐大龍扔完了酒瓶之後,跳下圍牆,迅速朝著野外跑去。

☆☆☆☆☆☆

這一帶經常颳風,此時也有二級風,風助火勢,不僅馬廄著火了,就連周圍的房屋也被點燃了,日軍兵營裡一片混亂。

徐大龍往野外跑去,路上遇到了一個日軍的哨兵,他看到徐大龍慌慌張張的,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徐大龍手指著大車店的方向,喊道:“我們騎兵大隊那裡失火啦,趕緊喊人幫著救火。”

日軍哨兵就跑去向他們的長官彙報。

徐大龍趁機跑出了建築群,朝著野外狂奔。他跑出了一百多米,魏和尚等人牽著戰馬迎了上來。眾人一起上馬,迅速撤離了。

幹誠七郎大隊長被驚醒以後,指揮著手下救火。日軍士兵們發現了被殺的四名馬伕,就來向他報告。他一面派人加強警戒,一面指揮著手下繼續救火。

騎兵大隊的日本兵們整整折騰了兩個小時,才將大火撲滅,此時,天已經亮了。

徐大龍等人在距離車馬大店300米左右的地方,架起了一門迫擊炮,朝著車馬大店發射了炮彈。

炮彈飛進了車馬大店,“轟”的一聲爆炸開來。儘管鬼子兵們聽到炮彈飛行時的呼嘯聲,四處躲避,還是有人傷亡。

炮彈爆炸的地方,距離幹誠七郎不遠,爆炸的氣浪將一粒碎石劃到他的臉上,白皙的面頰被劃出了一道血痕。

“八格牙路。”

一場大火折騰了整整兩個小時,幹誠七郎原本就十分惱怒,游擊隊的襲擊更增添了他的怒火。

他咒罵了一聲,就命令騎兵們上馬,朝著徐大龍等人衝了過去。

日本兵們也都十分惱火,呼嘯著撲向了游擊隊的騎兵。

徐大龍等人趕忙收拾迫擊炮,調頭就跑,邊跑還一邊回頭打槍,引誘日軍前來追趕。

幹誠七郎早已經看過這一帶的地形,他知道以前日偽軍的騎兵就是在這一帶遭受伏擊的,他認為這支游擊隊恐怕還是採用這一套戰術。

他冷笑一聲,指揮著騎們兵分兩路,從丘陵的外側包抄了過去。

果然,幹誠七郎的猜測是正確的。看到日軍的騎兵並沒有跟著游擊隊的騎兵穿過丘陵中間的那條公路,而是從兩側包抄,埋伏在樹林裡的游擊隊的騎兵們擔心被包圍,於是也紛紛上馬,跟著先前的那些游擊隊的騎兵,一起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