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或古 作品

第191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你們都學(第2頁)

 明長城又稱邊牆,因為南北朝塢堡、五代氏族都是反儒家的存在,所以明朝大多數時間內北民是沒有與漠北部落實力相當的騎射組織,而平時長城的作用就突顯出來。

 明長城真正的價值不是永絕漠北大軍而是防禦漠北遊騎,因為沒有明長城,整個華北平原就沒有可能進行正常農業生產及生活,若是沒有長城頻繁入寇,會導致北疆田地荒蕪,士兵面對騎兵入寇一籌莫展。

 明長城的意義,就是對付百人小股流竄遊騎,有長城,有二萬烽火臺,華北平原正常的生產生活才能維持,當然像大規模遊牧軍

團進攻,長城當然是頂不住,這是戍邊大軍要做的事情,因此長城不是為了頂住大軍而建造的,是為了提供敵人位置建造的設施,因為要扒開適合大軍進入的城牆缺口,需要很長時間,附近的九邊士兵就可以利用時間差進行集結。

 不過明長城除了要應對敵人遊騎兵外,還得對抗風沙,因此要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去維護。

 明長城最少有一半在北直隸境內,朱元璋讓歐陽倫修的就是這一半的長城。

 軍隊大營中。

 一位面黑、威嚴的中年將軍正在批閱軍報。

 一名士兵走了進來,“啟稟大將軍,剛剛北平城內傳來消息,北直隸新任布政使歐陽倫帶著一群人朝著長城方向而去。”

 哦?

 徐達放下手中的軍報,“歐陽倫這小子不在北平布政司衙門待著,帶著一群人去長城幹嘛?”

 這時候,徐達身邊一名年輕副將道:“父親,據兒子所知,最近陛下給咱們這位新上任的布政使下達了三個任務,其中有一項就是要修長城。”

 “估計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去的吧。”

 “在軍營中叫我官職。”徐達繼續道:“這段時間我都在練兵,倒是對北平這些事情沒關注,輝祖,你且詳細跟我說說。”

 “是,大將軍。”徐輝祖張口便將這些日子北平城內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聽完,徐達面色凝重,“陛下提的要求的確有些苛刻,不過若這歐陽倫真能完成,足以證明其能力非凡。”

 “對了,歐陽倫都帶了那些人去了長城?修長城的工匠麼?一群人怕是不夠。”

 士兵連忙回道:“回大將軍,歐陽布政使並未帶工匠,跟他去的都是北平這邊的官員,以及一些富商、名士,還帶了很多畫師,具體並不清楚要幹嘛?不過肯定不是去修繕長城的。”

 “哦,對了,信國公好像也跟著去了。”

 “哦!二哥也去了!”徐達眼睛一亮,“我這個二哥,自從被調回京城後,就一直悶悶不樂,後來又被陛下調去修海防,本來我還擔心把他憋出毛病,結果東征一戰,直接把東贏給打趴下,還打下了東贏的京都,這份功勞不亞於將北元滅掉啊!”

 “他來北平,居然也不來找我。”

 徐輝祖開口道:“二伯父最近和歐陽駙馬走得挺近的,上次東征好像也有歐陽駙馬參與。”

 唰——

 徐達猛得從位置上起身。

 “聽你們這麼一說,我對這歐陽倫越來越感興趣了,走,咱們也去長城看看!”

 “是,大將軍!”

 長城上。

 歐陽倫雙手後背,望著塞外風光,情不自禁鳴唱起來。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嘶——

 聽到歐陽倫這首詩,所有人都是一驚。

 “沒想到歐陽大人居然還會作詩!”

 “此詩大氣磅礴!盡顯豪邁之情!”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妙啊!”

 “我倒是喜歡‘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句。”

 不少官員、富豪都拍起馬屁。

 “欲與天公試比高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湯和滿眼震驚的看著歐陽倫,乃至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