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楚王的謀劃,大炎的未來!(第2頁)

    “長孫僕射,銀子傳不了家,可是這鎮國神物,足夠可以當成傳家寶了!再說了,咱們只是用銀子換成了鎮國神物,又不是白白浪費那麼多銀子,只是換了個形式,在我們各自的家中!”

    裴寂說的嗓子都有些啞了。

    長孫無忌聽到這話,重重點頭。

    確實!

    這番話,很有理!

    就算要花很多銀子….

    但!

    銀子也並不是沒了,只是換了個形式陪伴著自己。

    再說了,如果所謂鎮國神物是假的,到時候,他們不買不就行了?

    長孫無忌深吸了口氣,用力的點了點頭。

    “好,就這樣辦!”

    “這鎮國神物,不知道大炎這次到底出什麼亂子了,但還是得去看看才行。”

    “準備準備,立刻動身,派人前往大炎!”

    長孫無忌沉聲道。

    裴寂和蕭瑀,聞言後也是一陣點頭。

    他們也要派人….前往大炎!

    .

    ….….…….….….

    大炎。

    雁雲城。

    皇宮。

    在吃完飯送別杜如晦後,李寬不禁看著手裡的傳國玉璽。

    若有所思。

    此刻。

    他手中不是真的傳國玉璽,是用玻璃製成的,無比透明,水靈靈的。

    雖然說還是有些瑕疵,但,看上去已經是遠超這個時代的任何工藝,。

    這玉璽上,也沒有刻“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

    而是刻著“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九個大字。

    於後世,現代戰爭之下或許這九個大字的含金量很低。

    但在冷兵器時代,這九個大字,永遠是稱王稱霸的不二法則。

    是那麼多優秀先輩,不斷打仗與內亂,最終得出的最終法則。

    跟著這個法則走,永遠會比自己瞎走路好很多。

    創新固然利害,可創新也代表著極大的失敗。

    有前人的經驗在前,還是優秀的經驗,李寬便也是選擇這九個大字,成為大炎最終形態的發展法則。

    “陛下,咱們的工藝,暫時只能先到這裡了。”

    “不過….如果再給我手下那些人時間,調配一下方法,再精細一點火候,肯定做的,會比現在還要完美!”

    和珅在旁站著,說道。

    “已經不錯了。”

    “騙一些人,已是綽綽有餘。”

    李寬說著,腦海裡不禁浮現過往的那些大唐世族。

    身為曾經的大唐戰神,在大唐的生活中,他自然也與這些世族有過接觸,知道這是一些怎樣的人。

    “陛下自信自然是好的,不過,陛下….”和珅有些遲疑。

    他望著李寬手裡的玉璽,又看了看周圍八個玻璃製品,聲音中,還有些擔憂:“陛下,最近咱們雁雲城,都有些不穩吶,不少百姓也都相信了咱們散播出去的謠言,民心….有些動盪。”

    這幾天,大炎都被他們皇都的探子,那消息搞得可以說是昏天黑地。

    幾乎全都是,各種亂七八糟的傳聞。

    而且,還都是關於幾大鎮國神物的。

    這把一些大炎百姓,都給矇騙了過去。

    李寬笑了一聲,輕輕搖搖頭,倒是不以為然:“和先生,這倒是無妨。”

    “等這件事結束後,百姓自然就會平靜下來了。”

    “至於途中這段時間,若是有子民因神物之事動盪甚至懷疑大炎,如此….不正是篩選一些不利於大炎的分子嗎?”

    李寬甚至以為這是好事。

    隨著大炎擴張,國體越來越大。

    人們魚龍混雜是肯定的。

    藉此篩除一些不信任大炎的,是好事。

    李寬想了想,繼續道:“不說這個,和先生,這些東西還請繼續做,不用停,等到大唐使節團他們走了,就直接放到雜貨鋪子裡販賣。”

    “這些工藝品,雖說不值錢,但當個擺件,確實不錯。”

    “到時候,百姓自然就會明白一切。”

    和珅聞言,愣了一下。

    但下一息。

    笑了笑,瞬間就明白了李寬的計策。

    “陛下,這….”和珅說不出來話了,或許他也猜到該這麼做,但李寬一說還是當做不知道,一副驚訝恍然大悟模樣,拍馬屁道:“陛下,高,實在是高!”

    “大唐的人以高價買走了這些,到時候,咱們大炎直接傾銷這些玻璃製品,百姓自然全都明白,所謂的幾大鎮國神物,不過就是吹噓的胡說八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