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改進石舂


                 送走老翁,張玄看了下影壁牆,稍微整理了一下瑕疵之處。

  再過兩日,影壁牆乾燥以後,就可以正式使用了,到時候就可以請土地神像進駐神龕了。

  這個世界的飲食實在粗糙,張玄前世是北方人,雖然爺爺說其祖上來自江西龍虎山,但是他們很早就遷居北方了,所以他從小就是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餃子、麵條……都是他的所愛。

  來到這個世界後,別說白麵了,連大米也吃不到嘴裡。這個世界雖然也有精米,原主記憶中只有逢年過節才會有精米吃,但是這個所謂的精米在張玄看來仍然是粗糙的難以下嚥。小說書

  至於說那些貴族士人們吃到的精米能否達到前世大米的地步,張玄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張玄準備接下來幾天,下午抽時間雕一個石磨出來,順便也改進一下舂米的石舂。

  相較於石磨來說,改進石舂則要簡單的多。

  看著天色,張玄覺得今天應該能將石舂改進好。

  這個世界的石舂非常簡陋,就是一個凹形的石臼,和一個下端削尖的圓木做的木碓。

  他們舂米時,就是人直接抱著木碓進行舂米,這個過程相當費時費力。

  張玄心說就這種舂米的方式,實在是太原始太笨拙了。

  拿出工具,張玄開始按照前世的記憶,對石舂進行改造。

  張玄前世兒時還用過石舂,雖然沒有親手造過,但是石舂的結構還是非常簡單的,要造出來不算難。

  石舂的結構大概可以分為:石臼、木碓或石碓、木碓杆、支撐架。

  石臼就可以用原來的,不用改造;原來木碓因為是人直接抱著的,所以長度就比較長,可以切掉一節,只保留碓頭部分就可以;然後做出來一個與木碓杆連接的凹槽。

  木碓杆,家裡正好有一條合適的木頭,張玄計劃將它加工一下,人可以坐上去進行操作,這樣更加省力氣。至於說支撐架就更簡單了,做一個三角架就行了。

  說幹就幹,張玄將養父的刨子、鑿子、斧子、鋸子等工具都拿了出來,挑選合適的木材就開始加工。

  要說前世,張玄可沒有學過木匠,得益於原主的木雕手藝,這幹起木匠活來,也是駕輕就熟。

  木碓、木碓杆和支撐架很快就做好了,然後一組裝,一架全新的石舂就做好了。

  抬頭看看天,太陽已經偏西了,按照前世時間,張玄估計大概相當於下午4點半左右。

  習慣了前世準確時間的張玄,這一點上也挺無奈的。

  夜裡有打更人打更報時,白天人們只能按照太陽大概估算時間,如果沒有太陽就全憑感覺了。

  鎮所裡和鎮長家會有日晷和滴漏等特殊的計時工具,但是平常沒特殊必要,沒人會專門跑過去看時間。

  現在開始做石磨肯定沒戲了,只能等明天再說了。

  收拾一下工具,張玄準備再練一會兒太極拳,然後再做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