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永寧公主 作品

第1050章 繁盛之下依舊有滿目瘡痍(第2頁)

 薛慶開始說明著情況。

 農莊法,最早是李福提出的,大意就是把地都集中起來,集體耕種,分產到戶,按勞分配,朝廷收取一定數額的產出,上繳公糧後,多出來都是你自己。

 這個法子類似於前世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採用這種方法,李福最早治下的魯平府農耕恢復,田產收成,繳納稅收等都相當喜人。

 因是集體耕種,近於農莊,因而便命名為農莊法。

 李福被提任州牧,關寧決定把其治下宜州作為試點,全面推行農莊法!

 至今已有幾年,從北夷回來路過宜州,關寧特地去查驗了一番,宜州成為北方最富裕的州,上繳稅銀也是最多的。

 這正是農莊法的功勞。

 李福的經驗讓農莊法更加完善,推廣至全國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以農耕為主的古代,確實能夠提高田產,增加稅收。

 只是執行起來卻並不容易。

 因為涉及到集體,就是把土地集中起來。

 可有人田多有人田少,有人地優有人地劣,無法平衡。

 尤其對於那些掌握大量土地的上農地主等,更是不願意。

 實際上,農莊法是有針對到土地兼併情況,有打土豪分田產的意味在其中。

 要實行農莊法,首先就要清查土地。

 你得實際知道有多少土地,才能進行統籌安排。

 薛慶負責此事,他曾說過先進行土地清查。

 關寧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機會,土地丈量年年都有,可從未真正搞清楚過。

 原因是什麼,他也一清二楚。

 關寧希望能真正的清查出來,現在看來是有結果了。

 原本他可以在內閣議政上提出,卻在朝議中提及,想必是涉及面很廣……

 此時薛慶也說到了要點處。

 “藉著推行農莊法之機,臣也想著把全國的土地真真正正的清查出來,在此過程也發現了嚴重問題!”

 薛慶轉向面對朝臣。

 “諸位可知,現如今富戶有多少?”

 眾人一愣,話卻問到他們的頭上。

 “從新朝初建起,至今有八九萬戶?”

 有朝臣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