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成化皇帝(第2頁)

 “現在看起來也沒什麼妥不妥當的,要看看他之後是怎麼著手的了。”朱祁鈺對於汪皇后的問題表現出了一副無所謂地樣子,讓人看起來總覺得誠意缺缺。

 “若是見深這事情辦得不妥當還是該早些阻止他,至少提點他一下。身為監國了,行事稍有差池惹下來的麻煩可是要全天下人來承擔的。”儘管朱祁鈺的態度對於朱見深的佈局完全不在意,汪氏還是跟著提了一句。

 “爺的佈局要是被見深這孩子無意給破壞了可就不美了,早些打聲招呼也不會讓他有犯下大錯的機會。”也不知道汪氏擔心的是天下百姓還是朱見深,又或者就是擔心這個婆家大侄子急功盡利壞了自己丈夫的事。

 “不怕。”朱祁鈺擺擺手。“西南官場我早就想整頓了,一直猶豫不決只是不想多造殺孽。都是為大明朝滴過血、流過汗的,這些年朝廷發展沿海地區也確實忽略了內陸地區。無論是他們為自己升官還是為了百姓,對商賈坑蒙拐騙的手段確實破壞了官府甚至毀了朝廷的信譽,但天下的主流觀點還是認為商戶是賤業的。”

 這一世的朱祁鈺給人的感覺是對外手段強硬,對內則更像是一個在家裡唯唯諾諾的小腳婆婆一樣,哪怕孩子乾的沒一件好事也捨不得下重手處置。

 “主流觀點?”汪氏對於朱祁鈺時不時嘣出來的一些聽不懂的名詞並不稀奇,只是要理解起來得花費些時間。

 “商賈這麼些年為大明其實是奉獻了很多的...至少人家是真金白銀多少代人的家業一眨眼間就換成了官軍的刀槍被服。商人遊走南北販賣東西,其實是為天下間的物資交流做了極大的貢獻,看看草原上的皮子...和販賣到中原用來換取青菜乾的肉腸......原本在當地平平無奇甚至過剩的物資,如果不是這些商戶哪裡能用自己多餘的換取需要的呢?”朱祁鈺沒有強大的腦容量默寫下任何一篇關於商業在社會中價值的著作,但是內心中因為跨了數個世代的認知,對於商業價值的認可程度是與此時的人們有天壤之別的。

 “爺的意思奴明白,商賈也是大明百姓。這些年商賈繳納的稅賦與原本的糧稅相比有過之無不及,這也是朝廷有底氣說免掉百姓糧賦的原因。地方官府對商賈的盤剝過甚對於朝廷積富於民的想法是背道而馳的,更何況經他們這麼一出,事情鬧起來了再想捂蓋子就難了,總要有相應的人出來承擔責任。”汪氏點點頭,表示對朱祁鈺的理解。

 “是呀,反正要動手的,不如就看看太子做出個什麼樣子。如果捅出大簍子了,趁著我還在的這段時間還能給他做個裱糊匠。”這番話說完,朱祁鈺都覺得自己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