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誰同化誰(第2頁)



    “哦哦…那個…蘇武先生為了能夠更為有效的完成使命,麻痺匈奴人給自己創造擺脫匈奴的控制,接納了匈奴女人並生下了幾個孩子。以此方能順利到達大月氏傳遞我漢人的善意並最終順利回到漢朝覆命,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學習。對吧?”



    這話聽著還像是人話,之前的那叫個什麼玩意兒?



    “不是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嗎?這通過與蒙古同胞聯姻的方式進行兩族之間的融和責任也是需要大明上下齊心協力去完成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嘶……妙,妙呀!”



    “陛下出口成憲,果真是我大明之福呀!”



    “嗯嗯,那是…啥?!!”朱祁鈺一下沒反應過來,怎麼有什麼好像不對呢?



    “好一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好一個陛下呀!我朝若以此號召百姓投身報國,何愁家國不興呀!”



    “是呀是呀,陛下果真乃我大明中興之主。”



    ……這話,不是流傳千年了的嗎?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出自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當中,那會清軍入關時顧炎武才寫出了:“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好吧,又剽竊了點什麼,又好像什麼都不是。



    “那個……諸卿,諸卿,咱們話題是不是跑偏了?我說的是整個大明的老百姓都應該努力的去跟異族通婚呢!”朱祁鈺想拉回正題來。



    “陛下之謙卑實屬百年罕見,臣為大明賀,為天下賀。”



    “臣等為大明賀,為天下賀……”有人拍了馬屁,旁人也不好停下來。花花轎子眾人抬,你要在那喊出不和諧的口號來了最終只能得罪一片人,把自己置於所有人的對立面。



    “好好,可以議一議朝廷鼓勵與異族通婚的事情了吧?”朱祁鈺再次要將話題拉回。



    “回稟陛下,臣不敢奉旨。”



    “臣附議。”



    “臣也贊同不宜我大明男女與外族通婚 。”



    “為啥?!”朱祁鈺不高興了,敢情你們前面拍馬屁是為了給反對我做鋪墊的嗎?逗我玩呢!



    “陛下,我大明子民皆為漢人,即便有一些達官、土官也那只是極少數,而且已經漢化。且不論各族間習俗迥異難免會有生活上的矛盾,就是各部族間常與我大明官民產生紛爭也容易引起激變。因此還是不宜讓百姓與異族通婚的。”



    “陛下,臣以為我中國自古男耕女織,緊守門戶。這與異族互通婚配總歸不妥的。別的不講,那塞外女人整日裡騎馬放牧在外拋頭露面就不符合我大明風俗,不妥不妥。”



    “正是這般,再那僮人、瑤人就有女子耕種,男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還有一妻多夫的,簡直亂了綱常。”



    “藏人也是這般,我中國文物博大精深,便一貫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哪有將女子整日裡拋頭露面的。而且臣聽說還有異族女子裝著奇異,不是露腿就是露腰……”



    “還有說是露兩側,甚至只穿褲裙不著上衣的。”



    “聽說還有家裡來客人了要讓老婆、女兒陪客人的,如果客人看不上那是家主丟了臉面,得去求著鄰居、好友家的老婆、女兒夜裡陪客人的……”



    “對呀,據說還有男女間不行婚配,夜間架著梯子上小樓就把事情給辦了,第二天凌晨就各不相干的。這種孩子連父親是誰都不知道。這成何體統?豈不是如同禽獸一般嗎?”



    “就是就是,這豈不是壞了我大明風氣。”



    ……



    “都說完了?”朱祁鈺黑著臉不作聲,一直等到大殿裡慢慢冷下場來,才來了這麼一句。



    “陛下,臣等並無他意,只是想請陛下三思。中國文物數千年,與異族通婚還是要慎重的。”于謙再次站了出來拱手行禮後說道。



    “朕雖然讀書少,也知道前有趙國變法,胡服騎射後戰力一時居於諸國之首,李唐本就有異族血統,更不用說前宋時遼、金、蒙元各族佔我中原大地。通婚……還少嗎?”



    春秋戰國時各國變法,其中趙國因為靠近北方遊牧民族在與胡人的戰鬥中充分學習了胡人的著裝並開始通婚。唐後五胡亂華,胡人血脈在中原大地上各是開了花,當然漢人在塞外也肯定會留下不少根。只是這些都無法具體去統計了,在歷史長河中用盡量避免民族矛盾的中性詞句表示也無非是“民族間產生了融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