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土豆 作品

第一百八十章 恍如神人(第3頁)

 陳平安收起後,跨過門檻,看著再熟悉不過的屋子,很整潔,窗臺那邊竟然還放了一盆不知名的小巧草木,在寒冬時節綠意鬱郁,讓人格外意外之喜。

 陳平安正要開口說話,阮秀已經笑道:“可別再說謝謝了啊。”

 陳平安有些尷尬,將揹簍放在地上,將那沉重行囊拿出擱在桌上,蹲在地上,摸摸索索,最後拿出一塊小竹簡,站起身後遞向阮秀,赧顏道:“不知道該送你什麼,外邊城鎮吃的東西倒是很多,可我怕壓壞了,時間放久了也不好,實在沒辦法,就做了這個,別嫌棄啊。”

 阮秀愣了愣,接過那塊巴掌大小的青綠竹簡,入手沁涼,低頭凝視,發現原來上邊刻了一行小字,“山水有重逢”,寫得端端正正,認認真真。

 阮秀笑得眯起眼眸,用手指肚輕輕摩挲那些刻字,低著頭說道:“我很喜歡。”

 青衣小童一臉呆滯,這都行?

 聖人獨女,就這麼一塊破竹簡,一行破字,就喜歡?

 大爺我之前的幾百年江湖,是不是白混了?

 記得以前水神兄弟,看上一位眼高於頂的山上婆姨,送給她成堆的財寶,光是跟自己就借了好些品相不俗的法寶,可從沒見那娘們咧一下嘴啊,東西全盤笑納,好臉色一個沒有。

 當著阮秀的面打開布囊,露出一大堆石頭,零零散散怎麼都該有八九十顆,裡頭還有一隻稍小的棉布袋子,打開之後,還是石頭,但是色澤絢爛各異,大小不同,只有十餘顆。

 粉裙女童如遭雷擊。

 青衣小童兩眼放光,狂咽口水,恨不得餓虎撲食,全部吞下肚子,說不定之後走出這條破巷子,自己就已經是真正的大爺了,這麼一座小山的蛇膽石,莫說是八境,九境十境都有希望!但是一想到身邊還站著一位爹是聖人的姑娘,青衣小童這才忍住殺人越貨的衝動。

 陳平安揀選出兩顆上岸後始終未曾褪色的蛇膽石,一顆色澤桃紅,晶瑩剔透,一顆烏青厚重,分別遞給粉裙女童和青衣小童,然後再拿出四顆普通的蛇膽石,對半分送給如獲至寶的兩個小傢伙。

 粉裙女童還揹著那隻書箱,這會兒一手兜住三顆蛇膽石後,一下子哭了,抬起手背狠狠擦拭眼眶。

 青衣小童死死盯住手上的蛇膽石,滿臉陶醉和痴迷。

 陳平安一拍腦袋,笑著又去拿出一對模樣色澤相差無幾的上等蛇膽石,通體鮮嫩黃色,質地細膩如冰凍住的羊脂油水,依舊是一人一顆贈送給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

 青衣小童這才想起自己確實應該有兩顆,接過手後,傻呵呵笑著。

 粉裙女童不敢伸手去接,“老爺,說好了,我只有一顆好的蛇膽石啊。”

 陳平安拍了拍她的小腦袋,“我是誰,你的老爺唉,送你東西還需要理由?趕緊收好。”

 粉裙女童小心翼翼拿住後,愈發哭得稀里嘩啦。

 青衣小童一臉矛盾神色,既有狂喜,也有幽怨,試探性問道:“老爺,也多打賞我一顆唄?”

 陳平安笑道:“以後如果不再欺負她,我就送你。”

 青衣小童使勁點頭:“我今天肯定不欺負傻妞兒,明天就給我唄?後天,最晚大後天送我,老爺,行不行?”

 陳平安反問道:“你說行不行?”

 青衣小童一咬牙,轉頭對粉裙女童鄭重其事道:“傻妞兒,我接下來一個月都不欺負你。”

 陳平安氣笑,一巴掌拍在他腦袋上,“最少一年時間。”

 青衣小童故作委屈,其實在心裡偷著樂,對於咱們這些蛟龍之屬而言,一年算什麼,一百年光陰都不算長的。

 陳平安又不是真傻,只是懶得計較青衣小童那點彎彎腸子而已,畢竟這一路行來,有他們相伴,走得一點都不寂寞,陳平安其實很感激他們兩個,轉身重新收好大小布囊後,阮秀也已經收好那份禮物,屋內兩大兩小,圍著桌子各坐一方。

 阮秀提議道:“去鋪子看看?”

 陳平安點頭道:“看過了鋪子,我剛好去趟福祿街李家大宅,有個東西要送給李寶瓶的大哥。”

 是那條金色的過山鯽。

 鎖好門一起離開院子,那條活蹦亂跳的過山鯽,裝在一隻小陶罐裡,陶罐裡裝滿了阮秀從鐵鎖井那邊挑來的井水,過山鯽總算是名副其實的如魚得水了,在裡頭肆意遊竄,歡快異常,不斷濺射出水花,青衣小童剛剛吞下一顆普通蛇膽石,便想著好好表現自己,主動捧過陶罐,被水花濺射到身上後,突然震驚道:“這井水……有講究啊。”

 阮秀點頭道:“可惜鐵鎖井如今被外鄉人買下了,老百姓已經不可以去挑水,靠近都不行。”

 她去挑水,當然沒問題。

 青衣小童在鐵匠鋪子受過驚嚇後,已是風聲鶴唳,再不敢橫行無忌,聽聞噩耗,差點要捶胸頓足,只好碎碎埋怨陳平安為何不早點買下水井。

 阮秀輕聲問道:“不然我去找人談談看?如果你願意的話,說不定可以買下那口鐵鎖井。”

 陳平安趕緊搖頭:“不用,而且我如今也沒錢了。”

 阮秀欲言又止,眼見著陳平安神色堅決,只得打消了心中的那個念頭。

 臨近騎龍巷,陳平安說道:“有個名叫石春嘉的小姑娘,好像就是其中一間鋪子的掌櫃女兒。”

 阮秀有些迷糊,“我不知道啊。”

 少女不在意的事情,其實很多。

 當兩間鋪子的夥計師傅,聽說店鋪真正的主人露面後,都過來湊熱鬧,多是老實本分的婦人和少女,見著陳平安後,難免有些失望,陸陸續續返回鋪子幹活。倒是他們對著阮秀喊掌櫃的,讓少女有些羞赧。

 陳平安在壓歲鋪子坐了一會兒,喝了熱茶,有些無地自容,因為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麼說什麼,反而是阮秀有條不紊地詢問相關事宜,入賬多少,盈利多少,陳平安看著臉色認真的青衣少女,他撓撓頭,開始覺得自己的禮物,送得太馬虎不用心了。

 動身去往福祿街之前,阮秀看了眼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跟陳平安輕聲叮囑了一句,“福祿街和桃葉巷如今大變樣,搬來很多外鄉人,其中李家比較特殊,他們家老祖成功躋身十境,按照大驪先帝頒發的恩賞令,當今天子給李家賜下了兩個恩蔭名額,李氏子孫能夠直接獲得兩個清流官身,不知為何,一個在京城當了官,留在家裡的那個,卻拒絕了,所以福祿街最近氣氛有點怪。”

 陳平安想了想,讓兩個孩子留在鋪子,自己捧著陶罐去往福祿街,而且沒讓阮秀帶路。阮秀也沒堅持什麼,返回鐵匠鋪子。

 少女離開小鎮,走向不知走過多少次的石拱橋,廊橋早已拆去,如今老劍條都已消逝不見,曾經有好事之徒試圖搜尋,希冀著又是一樁聊勝於無的機緣,只是徒勞無功。

 對於忙忙碌碌、暗流湧動的龍泉郡而言,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了太多太多,需要謀劃的千秋大業又是層層疊疊,哪裡顧得上這種小事。

 阮秀走在石橋上,情不自禁地掏出那塊竹簡,高高舉起。

 五個小字,百看不厭。

 她突然覺得如果能在背面再刻上一行字,就更好了。

 比如“陳平安贈阮秀”?

 小鎮上。

 陳平安再一次踩在青石板路上,一座座高門豪宅如山脈綿延,相比之前的一次次送信,如今回頭再看,陳平安自然而然就看出了更多的意味。

 陳平安這才剛剛走到李家門口,就看到有個青衫男子站在那邊,笑望向自己。

 不知為何,看到這位滿身書卷氣的年輕男子,陳平安就會想到那次去學塾送信,回首望去,當時眼中見到,正站在學塾門口的齊先生。

 一模一樣的風采。

 恍如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