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634章 地下室開局

 劉知遠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他的冷酷無情和言而無信,最有說服力的例子就是鎮壓魏州杜重威。先是在汴州將已經繳械投降的一千五百幽州兵集體屠殺,之後在以紅頭文件的形式承諾赦免張璉的情況下,仍然將投降的張璉及其部下全部誅殺,而真正的罪魁禍首——叛亂分子杜重威,卻被赦免。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就此事展開評論,說他繁臺之誅殺是不仁;殺張璉是無信;赦杜重威是“非刑”。

 “仁以合眾,信以行令,刑以懲奸,失此三者,何以守國?其祚運之不延也,宜哉!”最可恨就是這後半句,後漢國運不長、很快滅亡,活該!

 《舊五代史》則相對比較含蓄委婉,對劉知遠的蓋棺定論是:“雖有應運之名,而未睹為君之德也。”

 翻譯過來比司馬光的一句“活該”還氣人呢: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無論是《舊五代史》、《新五代史》還是《資治通鑑》,均是北宋時期成書。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奪了後周柴氏的江山,出於對柴家人的愧疚,太祖爺立下遺訓:厚待柴氏子孫。因此在描寫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的《水滸傳》中,“小旋風”柴進才能成為全國問題兒童收容所。

 所以宋朝雖然搶了柴氏的江山基業,但與大部分王朝更迭不同的是,北宋不僅沒有抹黑、否定後周,反而是對它充滿感恩和愧疚。

 柴氏的江山繼承的是開國皇帝郭威的衣缽,就是這位劉知遠的嫡系親信、託孤重臣。但郭威並非直接從劉知遠手中接過了皇位,而是在中間夾雜著一位劉承祐,敲黑板、劃重點:劉承祐殺了郭威的全家。

 郭威與劉承祐和他代表的後漢政權之間,有著殺全家的深仇大恨。

 關係就理清楚了:宋朝感恩後周,後周與後漢有深仇大恨。所以宋朝對後漢的態度不敢說是仇視,起碼也絕對不可能是愛慕。這種態度決定了宋朝史官在對待劉知遠的瑕疵時,可以秉筆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