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431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頁)

 綿、劍二州位於東川總部梓州的北面,而遂州則在梓州以南。

 東川董璋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北部,一方面他也要派人迎接朝廷派來的節度副使朱弘昭,另一方面則是提防孟知祥“假途伐虢”,借迎接李嚴之機吞併東川。

 就在東川董璋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北面的時候,另一支由西川大將李敬周率領的小分隊則快速而隱秘地與大部隊脫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南突進,在董璋眼皮子底下溜進遂州,完成了對遂州的接管。

 遂州之於孟知祥、董璋,就如同滑州之於朱溫、朱瑄,都是先到先得,手慢無。

 孟知祥的果斷著實讓董璋瞠目結舌,當董璋還在猶豫,考慮要不要出手的時候,孟知祥已經將生米煮成熟飯了。

 拿下遂州之後,孟知祥立刻表奏李敬周為遂州武信軍留後。

 孟知祥悍然吞併武信軍,擅殺監軍李嚴,兩條謀反大罪,起步價都是“夷三族”,而且他連辯護證詞都是那麼蒼白無力。吞併鄰藩,理由是有莊宗密詔;擅殺監軍,理由是監軍“謀反”。然而兩個當事人、重要證人——李存勖、李嚴,均已死翹翹,死無對證。

 這不是解釋,是搪塞;這不是辯護,是狡辯。孟知祥對朝廷的藐視已經是昭然若揭。

 李嗣源能忍嗎?

 不能忍也得忍。因為此刻他正面臨著更棘手的一件事,著名的“問題兒童”荊南高季昌捅了更大的簍子,李嗣源下詔征討,“三路大軍圍剿荊南”。

 在這個時候,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特別是兩川地區,如果兩川響應高季昌,那麼整個後唐帝國將被一切為二,長江流域將全部淪入敵手。

 所以無論如何,兩川都不能與荊南高季昌和他背後的淮南勢力相勾結。

 於是,李嗣源對孟知祥表現出了驚人的大度。不僅批准了孟知祥的請求,正式任命李敬周為遂州武信軍留後,還派使節李仁矩去成都安撫孟知祥,表示認可他誅殺李嚴的做法,李嚴該死,殺得好!

 孟知祥是政壇老手,知道荊南戰事是自己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趕緊派人去太原迎請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