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349章 李嗣源稱帝3(第2頁)

 “興教門兵變”後,劉皇后與李存渥等攜帶著金銀珠寶,投奔太原。到太原後,劉皇后削髮為尼,從此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只求留一條活命。

 前文說過,這位“抽爹算計劉”可謂是富可敵國。當時,各地上繳到中央的貢賦都要一分為二,一份入國庫,一份入劉皇后的私人腰包。而且與揮霍無度的李存勖不同,劉皇后屬貔貅的,守財奴,只進不出,從不剁手,平時唯一的開銷就是抄寫佛經、施捨僧人,她的施捨也很吝嗇,所以幾年下來,積蓄無數。

 到了太原後,劉皇后就把這些錢存進尼姑庵,作為她養老之用。

 權力和金錢,從來都是招災惹禍的根源。劉皇后在政治上對李嗣源毫無威脅,但她手裡的錢對捉襟見肘的李嗣源有著致命的誘惑。

 可她是皇后,沒有軍隊、沒有權力的、母儀天下的弱女子,該羅織個什麼罪名呢?

 謀反?聽著不像真的。有精明的手下就提出一個封建時代對所有女性都具有致命殺傷性的罪名:不守婦道。

 誣陷男人謀反,誣陷女人不貞,兩大殺人法寶,屢試不爽。

 於是,有人爆料了一個驚天宮廷醜聞:劉皇后與李存渥在逃往太原的路上,曾同床共枕,不可描述!

 與小叔子通姦有染。這就是劉皇后的罪名。李嗣源派人到太原,將劉皇后賜死。錢財,當然沒收充公嘍。

 對於劉皇后的蓋棺定論,亦是中華文化中對女性最惡毒的評價,“與夫褒姒、妲己無異也”,並稱她要為“亡國滅族”負主要責任。

 在傳統文化中,最君王的最高讚譽是比作堯、舜,反之則是桀、紂;對女性的最高評價是比作孟母、岳母,反之則是褒姒、妲己。

 如同殺元行欽的道理一樣,李嗣源決不能把李存勖描繪成桀、紂,那麼誰對昏暗腐敗的政治負責任呢?當然就是男人背後的那個女人,那個紅顏禍水嘍,還有就是奸邪權臣、權閹嘍。

 總之,皇上聖明,吾等罪該萬死。

 李存勖時代的黑鍋是劉皇后這一個弱女子無法獨自承擔的。李存勖時代的宰相群臣、宦官勢力,也休想矇混過關!

 6,殺宦官

 4月14日,李嗣源下詔殺孔謙的當天,宣佈撤銷“內勾司”(亦作“內句司”),這是郭崇韜當初為討好宦官而設置的官職,主要負責全國財政、糧草等,是個管錢的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