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131章 敵友互換(第2頁)

 “想不到,原來是你啊,墨崑崙!”

 墨崑崙英勇救主,立了大功,與初次見面的“賞穿黑馬褂”不同,這一次,王鎔賞賜給他郊區良田萬畝、市區豪宅別墅一座、重賞千金、免死金牌(恕十死),另表奏其為光祿大夫……墨崑崙英勇救主,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據史籍記載,墨崑崙夾著王鎔逃跑的時候,因力氣過大,以至於王鎔“頸痛頭偏者累日”,“不勝其苦故也”。

 王鎔沒死在李匡威手上,卻差點兒被墨崑崙夾死。

 不過《資治通鑑》在王鎔的年齡記載上前後矛盾:在中和三年(883),王景崇病逝,王鎔襲位,“時鎔生十年矣”;而十年後的景福二年(893),墨崑崙救王鎔,“鎔時年十七,體疏瘦”。

 10+10=17。

 《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則一致記載王鎔襲位時是十歲,也就是說,墨崑崙救王鎔的時候,王鎔應該是20歲而不是17歲。

 不過在王景崇病逝、王鎔即位的具體年份上,這幾本最權威的史書又出現了細微的不同,有的記載是中和二年,有說是中和三年。

 其實無所謂,因為王景崇卒於中和二年12月,年底去世,奏報朝廷,一來一往,朝廷的委任狀就有可能是在中和三年正月送抵鎮州。

 所以要看史官如何界定王鎔的“襲位”標準。當然,還是那句話,以本書的歷史觀來看,王景崇死在哪一年並不重要,王鎔襲位時的年齡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匡威鳩佔鵲巢的陰謀沒有得逞,身死名裂。

 

 李匡威死後,王鎔依禮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親自素服哭祭,並派使節赴幽州報喪。

 李匡威在鎮州發動軍事政變,脅迫王鎔,罪在不赦,但他在危難之中伸出援手,成德軍民也是銘記於心。

 功是功,過是過,一碼歸一碼。

 李匡籌得知消息後,奏報朝廷,說王鎔恩將仇報,殺害我哥,我要征討鎮州,以報殺兄之仇。

 顯然,這是李匡籌要藉機吞併成德軍。

 昭宗皇帝下詔制止,呼籲雙方保持冷靜剋制,避免局勢升級,同時下詔給朱溫,讓他居中調停。

 李克用得知鎮州失去幽州的外援後,立刻親率大軍,兵臨鎮州城下。

 王鎔失去了盧龍軍的輔助,自知不能與之抗衡,於是出絹二十萬匹求和,另備好酒好肉犒勞河東軍。李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