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就胖 作品

第150章 西出潼關(第2頁)

 “調兵。”

 “調兵?將欲何往?”曹植這話倒也不是真想問他爹準備打誰,更多的還是這事跟他有啥關係。

 “丞相遣司隸校尉鍾繇兵出洛陽,又令徵西護軍夏侯淵將河東之軍與鍾繇匯合,共赴潼關。更使安西將軍曹仁督於潼關,以實其防衛。何意也?”

 曹植顯然沒聽明白,瞪著一雙大眼睛去看楊修。楊修卻似明白了,若有所思地說:“莫非要對付馬超韓遂?”

 “然也。馬超韓遂久居西涼,地遠難攻。今盡起精銳佔據長安,正可誘而殲之。丞相大軍集結於潼關,劍指關中,西涼兵哪裡還坐得住?待其傾巢出動,丞相便可遣一偏將斷其歸路,待其自亂,可一舉平定西涼之隱患矣。”

 “果如是,於植何益?”曹植這回懂了,但還是不明白這跟自己有啥關係。

 “昔日袁術篡逆,眾叛親離,將往河北投奔其兄袁紹。丞相欲派兵攔截,左將軍劉備便藉此領軍逃出許都。此金蟬脫殼之計也。公子今日坐困於鄴城,何不趁此良機,向丞相請命去往前線效力。平定西涼軍後,則可順勢請駐於長安,似此方可脫離長公子控制。”

 曹植這才恍然大悟,微微點頭,再去看楊修的意思。楊修拱手道:“公子,元直所言正中要害。與其在鄴城空耗,不如遠離險地。一則丕公子鞭長莫及,二則公子亦可緩緩扶植自己的勢力,即或未來丕公子繼位,公子也有與之一搏的本錢。”

 兩大智囊都這麼說,曹植也就不再猶豫。

 “好!我這就給父親上書,奏請前往潼關防備西涼軍造反。”

 曹植說幹就幹,當堂便提筆作書。他滿腹經綸,寫個請調的公文簡直不要太簡單。當下文不加點、一筆而就。寫好後將公文收入懷中,辭別了楊修、徐庶,急匆匆去往相府求見曹操。

 曹操正在謀劃戰局,聽說曹植來了,不明就裡,命人帶他來見。

 “兒子拜見父相。”

 “嗯,免禮。子建,忽然來找為父,有何急事啊?”

 曹植這才從懷中取出剛剛寫好的請戰書,雙手捧著舉過頭頂,朗聲回答:“聞父相向潼關調兵,孩兒恐馬超驚懼而反。故懇請父相下令,讓兒去潼關駐守,以防西涼軍造亂、威脅京畿。”

 “哦?子建,此何人為汝所謀?”曹操沒想到這孩子一向讀書很好,軍事嗅覺居然也這麼敏銳,故而有此一問。

 “吾聞父相使鍾繇、夏侯淵合兵西進,又使子孝叔父前往潼關鎮守,故如此猜測。植一向養在都城,不曾為國事盡力。今有戰事,還請父相勿吝差遣,給孩兒一個盡忠盡孝的機會。”

 “哦?吾兒長進多矣,有此言,父心甚慰。然軍旅之事非同兒戲,汝從未帶兵,倘賊兵突至,何以迎之?”曹操心裡高興,但腦子卻十分清醒。

 “有子孝叔父坐鎮,兒聽令而動即可。但能身臨陣仗,與敵刀槍相對,知父相一城一地創業不易,即受用終生。至於破陣立功之事,兒實不敢妄想。”

 “哈哈哈哈!好!一向只知子文豪氣,不想子建亦不遜色。真男兒也!也罷,三日後子廉統援軍去潼關,汝便隨軍同行。須銘記,在家為父子,在國為主臣。到了軍中,一切聽二位叔父安排,不可恃尊而驕。若違了軍令,為父也救你不得。”

 “諾。謝父相準允。兒還懇請父相派一人同去,必有助於軍事。”

 “何人?你且說來。”

 “徐庶徐元直。前次虎豹騎軍演,元直領軍之才可見一斑,若得此人出謀劃策,必使西涼軍無葬身之地。”

 “元直。”曹丞相聞言慢捻鬍鬚,把徐庶的名字重複了一遍,皺著眉頭思索這事,既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方才汝之言論,皆徐庶所教?”曹操的面色沉了下來,語氣已不似先前那麼愉快。

 曹植聞聲暗叫不好,趕緊往回找補:“元直只說父親向潼關增兵,必迫使馬超來犯。求去前線卻是孩兒自作主張,非他人所教。”

 “嗯,如此便好。元直智計過人,又有統兵之才,卻可重用。便令他與汝同去,遇事多問元直主意,不可一意孤行。”

 “孩兒遵命!”

 曹植歡天喜地回到府邸,把整個過程同楊修和徐庶講了。徐庶得知這位公子還拉了自己下水,不由暗暗搖頭。事已至此,他還能咋辦?於是道一聲回去報與老孃知道,便辭別了曹植返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