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楓庸雅 作品

第124章 長痛不如短痛3(第2頁)

 白雲子想了想,回道:“用錫焊填縫,再將針管上多餘的錫用砂輪打磨掉,這樣就渾然一體,絕不漏液。”

 陳楓先點頭贊同錫焊填縫的方式,隨後又搖頭:“金銀太軟,針管中空,怕針刺不入,就算刺進去了也會彎折變形。”

 白雲子又想了想,回道:“那就用極薄的鐵片,這個硬度夠。”

 “鐵會生鏽,不僅堵塞針管,萬一把管中鐵鏽也注入肌肉之中,豈不致破傷風?”

 陳楓對什麼不鏽鋼,可是一竅不通。

 白雲子再次想了一想,回道:“鐵片先貼金箔之後,再卷管如何?”

 “金箔能貼允實牢固?會不會脫落?”

 白雲子哈哈一笑,道:“我看你是小瞧了大唐的能工巧匠。這個不用你擔心,你只看這個方法是否可行?”

 陳楓點頭道:“這種製法,理論上能行的通,就是不知能做出多細的針管。”

 白雲子則問道:“到時做做看,就是不知該如何將藥水通過針管滴進肌膚血管之中。”

 陳楓則回道:“通過擠壓推進,針管一頭插入一長筒內,筒內有活塞柄,活塞連柄,通過活塞柄抽取、推壓筒內藥水...”其發現口述根本講不清楚,便找了根細竹管做演示。

 其截取一段一頭留節的竹管,道:“此為針筒。”

 隨後指著竹節中央,道:“此處開孔,留插針管,插入後,邊緣縫隙填充明膠以密閉。”

 接著又找了一直細木棍,再其一頭纏布,道:“此為活塞柄。”

 說完將活塞柄纏布一頭插入竹管內,通過調整纏布粗細,使其儘量貼合竹筒內壁。

 演示到最後,便將製作好的土法針筒抽取了一點水,通過推按活塞,從針管箭頭冒出幾滴水來。

 陳楓只嘆道:“可惜沒有橡膠,真要做起來,用布做活塞頭是不可能的,這個活塞頭要完全貼合筒內內壁,不能漏氣,否則很難將藥水擠進肌間。”

 “橡膠又是什麼東西?”

 陳楓立時傻眼,只好苦笑道:“聽說在幾萬裡的海外,有種樹,像漆樹那樣可割皮取液,樹液凝結後軟硬適中,可做活塞,密閉效果極好。”

 橡膠樹原產美洲,在新航路開闢之後,才被帶到東南亞並廣泛種植,以大唐的航海技術,不可能航行到那麼遠的地方去引進物種,陳楓這輩子都不敢想。而其他可能替代的物品,比如松脂太硬,而明膠或其他動物皮筋同樣如此,幹了硬,溼了又太軟,無法像橡膠墊那樣密封。活塞不能密封,針筒就沒法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