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狗 作品

第一(感謝劉窩瓜的盟主!(第2頁)

 看起來特別明顯。

 不過整個人無論是氣色還是氣質,都依舊拔尖出眾。

 哪怕懷孕,照樣美的不講道理。

 尤其是自己當家做老闆後,身上又隱隱透露出了一股強氣女總裁的味道。

 讓人尤為側目。

 而更讓人在意的不是梁冰凝,也不是張函予……

 是跟在隊伍最後的那個女人。

 劉一菲……

 雖然事先已經知道她只是友情客串。

 可現在竟然在首映禮上都帶著……隱隱約約的,一些人便感覺出來了一股力挺的味道。畢竟,同樣是客串,周杰侖和朗朗都坐在了前排,她卻上臺了。

 只是不清楚……這份力挺的底氣來自誰。

 楊蜜?

 許鑫?

 還是西影廠?

 但不管怎麼樣吧。

 人,都來齊了。

 許鑫接過來了工作人員的話筒:

 “喂喂……”

 聽到了有些空的回聲後,他也不墨跡,直接說道:

 “非常感謝各位電影界的前輩、老師,同行,以及記者朋友們在百忙之中,來到《風聲》的首映禮。大家好,我是青年導演許鑫。”

 “大家好,我是楊蜜。”

 “我是王治文。”

 “我是於慊……”

 一個挨一個的自我介紹後,最後來到了劉一菲這。

 她似乎有些緊張,微微的深呼吸了一口氣後,才說道:

 “大家好,我是劉一菲。”

 一片風平浪靜。

 在這股氣氛之中,許鑫繼續說道;

 “希望這部作品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愛,如有不足之處,也請大家多多批評,謝謝。”

 隨著他的話語,所有人都微微鞠躬表達了感謝。

 接著開始從另一個方向下臺。

 最後坐到了影院的

 燈光瞬間黯淡。

 一個無比熟悉的龍形圖標出現。

 而坐在

 他們看到的成片……

 可沒這一幕。

 許導……這是再向我們致敬麼?

 接著,屏幕又是一片漆黑。

 充滿雪點的字樣繼續出現,伴隨著那種換膠片的“咔噠”音效,和微弱的電流聲:

 “咔噠”

 領銜主演:楊蜜,梁冰凝。

 “咔噠”

 主演:王治文、黃小明。

 “咔噠”

 主演:張函予、於慊。

 “咔噠”

 主演:蘇有鵬、石朝奇。

 “咔噠”

 特別主演:倪大宏、劉一菲

 “咔噠”

 友情客串:周杰侖、朗朗。

 “……!!”

 當劉一菲在特別主演的一欄時,瞬間瞪大了眼睛。

 一股驚訝與荒唐迅速出現在眼眸裡。

 不過馬上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莫名的感動。

 而最後,伴隨著“導演:許鑫”的字樣之後,一片漆黑的畫面中傳來了吵鬧的音效聲。

 緊接著,汪偽治下的南京城雙十節慶典,出現在鏡頭之中。

 而在這片喧囂的畫面內,電影的名字依舊是閃爍著雪點的質感一般,出現在熒幕上:

 “風聲”

 電影,正式開始。

 ……

 王治文對《風聲》的評價是:不是恐怖,勝似恐怖。

 一開始大家對這句話還有些誤解。

 並且,在開場劉一菲的那段刺殺鏡頭,以及刑訊鏡頭中,他們只是覺得整部影片的色彩有些……古怪的失真。

 也不是說失真,而是那種光與暗的飽和度太強了。

 明亮的地方,不管是劉一菲臉上的傷口,眼神裡的血絲,白皙皮膚的血管似乎都清晰可見。

 可暗的地方卻黯淡的厲害。

 黑黢黢的。

 看什麼東西都只是一團模糊的影子。

 不過,開場的那個刑訊鏡頭,留給他們的印象到是挺深的。

 這……

 應該是劉一菲

 衣衫襤褸,滿是鮮血,油乎乎的頭髮,滿是傷痕的臉頰……

 這真的是《神鵰》裡面,一場襄陽大戰後,渾身依舊白衣如雪,只是臉上抹了一些鍋底灰的那個神仙姐姐?

 還別說,差距挺大的。

 不過……

 演的還不賴。

 和王治文對戲,把那種恐懼與疼痛演繹的淋漓盡致。

 很不錯。

 不過……在下一幕,由吳鋼扮演的六爺出現後,再次給到劉一菲畫面時,她卻已經變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

 好傢伙。

 這……

 特別主演,還真是特別主演啊?

 死的可真夠快的……

 一開始大家還覺得這名頭不是很恰當。

 可隨著故事的推進,這股不恰當就逐漸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壓抑感。

 明明大家在看到周杰侖和朗朗酒吧彈琴那段還笑來著,可隨著這群人進入裘莊之後的故事發展……

 這股壓抑感就陡然而生。

 並且,在座的一些導演已經看出來了一些端倪。

 這位許鑫導演還別說……真的和老謀子如出一轍,把對光影的喜愛展露的淋漓盡致。

 這部戲的小心思,也全在這裡面了。

 如何營造這股壓抑感……或者說恐怖感?

 每個導演都有不同的想法。

 但主流的無非就是“一靜一動”之間的突兀轉折罷了。

 就像是忽然嚇你一跳那樣。

 但許鑫不同。

 他設置了一個很有趣的小心思。

 光。

 光越明亮,周圍的環境越黑。

 並且搭配那些應該是故意放大過的音效,比如走路臺階的吱嘎作響,比如那軍靴踩踏的聲音,都是從黑暗中發出。

 先是利用這種環境音效,緊接著就是那種光拍與暗拍不同的虛實轉換。

 最後,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拍攝思路。

 光源的大小。

 一群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圍繞在那張餐桌之上的光,是最大的。

 可輪到每一個人單獨出現時,籠罩在他們周圍的暖光範圍,卻越來越小。

 每一次出現這個場景,都能給人一種很直觀的表現。

 就像是……黑暗在侵蝕那些光一樣。

 而那些光,就代表著他們的生命。

 這個年輕人,把這些照明光用的跟活過來了一樣。

 並且,每一個夜晚,籠罩在這些人身上的光源都會變得越來越失真,而黑暗也越來越濃厚。

 通過這種光影手段,層層推進,把那種壓抑的恐怖感深深的刻印在了所有人心中。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部電影的構成。

 真正意義上的群像戲。

 一點點抽絲剝繭的過程,推理,與每一個角色的心理活動、以及死亡預兆等等。

 明明不是恐怖的片子,可最後大家卻看的心底越來越泛冷。

 尤其是李寧玉被帶領著在夜晚往刑訊室走的時候……

 那兩排跟木偶似的軍人忽然在黑暗中發出了合唱……

 許多人都嚇了一跳。

 不自覺的出了一身汗。

 同時愈發無語。

 一個諜戰片,硬生生的靠著這股光影效果拍出來了恐怖片的既視感……

 在搭配那貫穿始終的摩斯密碼等等……

 玩的活可真。

 不過……

 有能耐!不簡單!

 不知不覺間,電影緩緩來到了尾聲。

 所有的迷局開始抽絲剝繭一般的交代。

 籠罩在整部電影上的陰雲開始消散之際,大家終於看到了楊蜜與梁冰凝那一鏡到底的片段鏡頭。

 這裡許鑫用了一種很巧妙的手法。

 雖然是一鏡到底的片段,但他中間也依舊穿插了吳志國受刑的片段。

 前面藉由吳鋼演的“六爺”在給劉一菲用刑時,做出了說明的針刑手段,讓大家明白了這位六爺“三針下去,認罪的認罪,畫押的畫押”的恐怖能耐。

 而這一段一鏡到底的畫面裡,許鑫用的手法是哪怕是切換掉了楊蜜和梁冰凝的鏡頭,輪到了張函予這裡,可背景音依舊是倆人的爭吵、哭訴、和解等等情緒的對話。

 時而通過畫面,時而通過聲音兩種交錯拍攝,一邊用吳志國代替顧小夢受刑渲染這種悲慼的情緒。

 一邊用顧小夢和李寧玉的對話來推動吳志國命不久矣的緊迫感。

 在這一場堪稱教科書一般的一鏡到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