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第2頁)

 對於秦良玉提出的廢除文官蒙蔭,他也想,但現在得靠這個讓文官盡心幹活,暫時不能廢。

 周應秋聽完兩人的爭論後,思索了一下後,沉聲道:“陛下,劉大人和忠貞侯所說,各有道理,

 臣考慮講武堂出來的人進入軍中擔任武官和武科選拔武官的方式有一定的重合,要不要再調整一下?”

 “周大人,不需要調整,陛下只是將衛學改正了講武堂,要求提高了,

 衛學在的時候,武科依舊舉行,現在講武堂在,對武科也沒有影響,

 而且衛學可是有一百一十多個,每個衛學八十名軍生,折算差不多近萬人,

 講武堂即便在各省開設一所,一年也只有一兩千人,並不算太多的。”

 聽著李邦華的回應,崇禎點了點頭:“李愛卿說的對,講武堂從孩子開始培養,而武科則是成年參加,巡英使也不可能將所有天才都找到,

 我們總要給一部分棄筆從戎、突然開竅、超過年齡限制的百姓一些機會,

 再說了講武堂的模式只是朕的設想,能不能成、最終效果都不好說,

 假設講武堂效果好,以後再改武科制度或者取消都行,但朕想那估計是二三十年後的事情了,現在談還為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