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攻略西域(第2頁)

 除了這些胡人種族,還有許多其他的胡人種族生活在這裡,比如康居人、大宛人、樓蘭人、精絕人等。

 這些胡人種族或者控制著幾座城池,或者只控制了一座城池,都敢號稱是一個國家,所以有西域三十六國的說法。

 比較大型的城池有高昌、鄯善、焉耆、疏勒、于闐等城。

 西域這邊是種族多,國家多,大家都生活在西域這一片區域,自然紛爭也多,戰爭也多。

 也因為戰爭打得多了,所以西域這邊的種族,戰鬥力都很不錯。因為戰鬥力弱的種族,不是被打跑了,就是被滅族了。

 曹操之前就是小看了西域這些胡人種族的戰鬥力,吃了個不大不小的虧,才著急著要改變作戰打法,想著要用最小的代價攻取西域的這些城池。

 曹操現在麾下的兵馬已經擴張到了二十五萬了,其中步兵十萬,騎兵十五萬。

 只是那十萬步兵,如今都在西涼四郡屯田呢,真正承擔作戰任務的,還是那十五萬騎兵。

 西涼四郡離曹操的大本營兗州和豫州太遠了,如果從這兩個州運送糧草到西涼四郡,後勤壓力太大了。

 因此,曹操只能選擇在西涼四郡屯田,減輕後勤壓力。

 至於那十五萬騎兵,有大半都是剛學會騎馬的騎兵,戰鬥力自然差了點,所以曹操才會急著向呂布求援。

 曹操經營西涼四郡都有一年了,周圍的胡人勢力也不傻,知道曹操在打西域的主意。

 那些胡人勢力面對曹操大軍的壓力,也是抱成一團,定下攻守同盟,對抗曹操的大軍。

 之前,曹操打那個小城打得那麼吃力,一方面是那個小城的守軍作戰頑強,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有其他的胡人勢力一直前來騷擾,讓曹操大軍不敢放手全力攻城。

 曹操之前的作戰計劃,是一個城一個城地推過去,靠大軍的硬實力碾壓西域各個勢力。

 但是現在,西域的各個勢力聯合起來,實力還在曹操之上,曹操還想碾壓他們,那是不可能了。

 曹操麾下的謀士,就改變了作戰思路,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持續地給西域的胡人勢力放血,直至西域胡人留幹最後一滴血。

 曹操著急找呂布來的原因就是,負責打援的軍隊,戰鬥力不足,需要呂布大軍的出手幫忙,才能完成打援的任務。

 知曉了曹操盼著呂布來的原因,呂布也是鄙夷了。

 呂布之前找各路諸侯借兵作戰的時候,都是自己的軍隊承擔了最重的作戰任務,讓借來的軍隊承擔比較輕的作戰任務。

 曹操倒是皮厚心黑,直接把最重的作戰任務扔給了呂布,自己承擔比較輕鬆的作戰任務。

 曹操和麾下謀士定下的圍點打援戰術,曹操的軍隊負責圍點,呂布的軍隊負責打援。

 難怪曹操那麼大方,之前借給呂布二十萬大軍,現在只要呂布還五萬就可以了,這是怕呂布知道了曹操的謀劃,直接撂挑子不幹了。

 曹操用了三天時間,在呂布帶來的工匠的指導下,打造了三百架猛火炮,就帶著十五萬大軍直奔高昌城。

 既然要圍點打援,那自然要挑一個有重大價值的點,那些西域胡人才會來支援。

 曹操一方,挑選的點,就是高昌城。

 大漢強盛時期,統治了西域之後,就在這裡設置了西域長史府,首府就在高昌城。

 打下高昌城,對於曹操來說,不但有很好的政治意義,還有很好的戰略價值。

 高昌城地理位置優越,而且這裡有水源,有綠洲,能屯田,能養活大軍。

 只要曹操佔據了高昌城,並且能牢牢守住,那就可以說是在西域站穩腳跟了。

 如今的高昌城,被大月氏人佔據著。大月氏人的實力,在西域不算很強,也不算很弱,正適合曹操下手。

 呂布率領著自己的大軍跟隨曹操大軍也一路開拔,朝高昌城挺進。

 高昌城離敦煌並不算很遠,大軍走了四天多,就來到了高昌城之下,把高昌城圍了起來。

 一路走來,呂布只見到處都是荒漠戈壁,除了一些胡楊和沙棘,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雜草,也看不到別的什麼植物了,連野生動物也不多見,更是看不到什麼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