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頁)

 江悅得出了這個肯定的結論,那幾個孩子的求生欲很強,還等著她去找回來。

 如果真要穿書,估計就在這幾天了。

 夢裡江悅看到的景象,她在貧瘠的小漁村,居住著破敗的小房子。

 村裡的人靠打漁為生,同時也會種植一些農作物。

 打漁如果碰到大豐收,他們會把小魚曬乾,留到天氣不好的時候食用。

 如果家裡缺錢,他們也會考慮把海鮮和小魚賣掉,這樣賺到的錢能夠購買糧食。

 村子裡的生活很苦,完全是看天吃飯,大多數人家都吃不飽穿不暖。

 江悅燒了一壺開水放進空間,兩個小時之後她把開水取出,依舊是滾燙滾燙的。

 江悅的猜測得到驗證,倉庫裡的霧氣實際上是一種保鮮劑,能夠讓水和食物恆溫保鮮。

 江悅五官清秀,看著非常斯文,卻是個做事幹脆利落的人。

 既然知道要穿書了,那就利用這個時間差,立刻就展開行動。

 家裡的收納盒、櫃子、衣服褲子,所有能儲存物品的地方全部被翻開。

 江悅找出了所有的錢和首飾,這些值錢的東西需要全部換成物資,不然她沒有信心在缺衣少食,出門要介紹信,買東西要票的70年代末生存下去。

 江悅略微統計了一下,現在手頭上有一張20萬的存摺,這是母親臨終前留給她的。

 她奮鬥了這麼多年總共存了40萬,現金加上銀行卡里的餘額總共有20多萬塊錢,還有50多克的純金首飾。

 家裡還有一個綠色的塑料盒子,裡面放著的是一些老式錢幣。

 其中最多的就是5毛和一塊的硬幣,還有一些老式紙幣,總共就幾百塊錢。

 這是母親以前存的零錢,她過世後這個罐子江悅保留了下來。

 這些錢不多,但如果能好好的利用在70年代末也是一筆巨資。

 錢要用在刀刃上,江悅列了一張清單把最緊要的東西寫了出來,之後標記上數量和價錢進行預估。

 70年代最缺的是食物,麵粉、大米、食用油、豬肉、雞蛋、白糖、紅糖,各種調味料等。

 還有孩子們喜歡的小零食,書裡的江悅死在生孩子前,她卻是一定要活下去的,江悅二話不說把奶粉寫上。

 接著是布料和棉花,這個年代的人要做件衣服和棉襖,必須要布票和棉花票,而這些東西是根據人頭髮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