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94章 劉虞勸降烏桓(第2頁)

 待劉虞見到,幾位首領派來的使者,得知情況之後。便也立馬寫了奏疏,派人快馬,送往洛陽。半月之後,劉宏收到劉虞奏疏。得知烏桓願降,便下詔給劉虞,讓劉虞全權處理此事。儘快結束幽州之亂!

 轉眼又過了半月,劉虞收到詔書。便決定親自北上幽州,勸降烏桓諸部!同時派人,快馬將情況,告知劉和。免得劉和,再與烏桓叛軍死戰!

 數日後,文聘張遼行軍至章武。待見到趙雲之後,便將情況告知趙雲。趙雲便派人去通知樂進,讓其領軍來章武會合。過了三日,樂進便領五千郡兵,趕至章武。隨後四人合兵,率領一萬多軍士,北上右北平,趕往土垠。

 十餘日之後,劉和收到劉虞書信。便召集手下眾人商議,待眾人齊聚。劉和便說道:前番張純戰敗,張舉逃竄。丘力居亦被公孫瓚擊敗!烏桓諸部首領,皆有意向朝廷投降。遣人將此想法,告知吾父。吾父便上奏陛下,陛下已然下詔,讓吾父處理此事。儘快結束幽州之亂。諸位如何看待?

 孟益便說道:烏桓叛軍肆虐幽州各郡,朝廷派大軍北上清剿。叛軍眼下,自知不敵官軍,便又遣人乞降。然幽州百姓又當如何?死於烏桓手下之邊軍,又當如何?劉和聽罷,眉頭緊鎖。劉和手下眾將,態度皆如孟益一般。

 郭嘉便說道:幽並二州,前有鮮卑入侵,後有南匈奴與烏桓肆虐。二州之地,已然十室九空。大片田畝荒廢,數十萬百姓,皆南下冀州避禍。

 而烏桓諸部,盤踞幽州數十年。想要一舉剿滅,以當下吾軍情況。定然做不到,若對烏桓趕盡殺絕,其定會北上,依附鮮卑。前番數萬南匈奴叛軍,此刻想必,皆已依附鮮卑。若十餘萬烏桓胡人,也倒向鮮卑。那數年之後,鮮卑再次南下之時。只怕不下二十萬人馬。

 吾等此時,若拒絕烏桓投降,便只能與烏桓叛軍血戰。縱然能勝,想來幽州邊軍,也將損失殆盡。而以朝廷目前形勢,諸位將軍以為,朝廷可還有餘力,整編幽州邊軍?而若是鮮卑得知情況,定然會領大軍南下。屆時幽州邊軍,可還能擋之?

 郭嘉說罷,眾將皆思量郭嘉所言。劉和便也說道:奉孝所言不錯,吾軍若不計代價,剿滅烏桓,可保幽州數年安穩。然卻再無餘力,抵禦鮮卑!且烏桓與鮮卑,素來不睦,多有爭鬥。

 前番鮮卑入侵,烏桓亦派出人馬抵禦。如今鮮卑,收南匈奴數萬叛軍,實力大增。若再將烏桓,推向鮮卑。便如奉孝所言,幽並二州,自此再無寧日。孟益聽罷,雖不甘心,然卻不得不承認,劉和郭嘉所言。劉和便決定,在肥如等待劉虞前來,處理烏桓此事。

 又過了二十日,劉虞便與烏桓使者,一起趕至肥如。劉和單獨與烏桓使者,詳談了片刻!待劉和與使者談完,劉虞便讓使者回去,告知烏桓峭王等幾位首領,朝廷對於烏桓諸部作亂,會寬和處理。

 使者聞言,便十分感激劉虞。劉虞又說道:再告知幾位首領,須將張純,張舉二人首級送來。罪責或可免除!使者便連連答應劉虞,只要二人還在遼西,定然取二人首級奉上。劉虞再交代了幾句,烏桓使者便離開肥如,往東而去。

 數日後,趙雲等人領軍至土垠。張合便派人去肥如,將消息告知劉和。劉和得知後,便讓趙雲幾人,全部駐守土垠。不必再往東行軍。

 兩個月後,張純張舉麾下近萬叛軍,皆被烏桓峭王,押解至肥如。待見到劉虞劉和,便將這些叛軍,全部交由二人處置。同時告知劉虞,言說張純與張舉,皆逃入鮮卑境內。自己派出不少輕騎,北上追殺,若取得二人首級,定然會派人送來。

 劉虞便讓劉和,派人看管這萬餘叛軍俘虜。烏桓峭王在肥如待了數日,就回去了。而公孫瓚此時,還被丘力居大軍,圍困在管子城。丘力居也未知曉,烏桓其餘首領,皆已向朝廷投降消息。

 轉眼又過了一月,丘力居收到消息。心裡一驚,正好此時,軍中糧草已然耗盡。便趁勢撤圍,回軍退往柳城。公孫瓚處境,也如丘力居一般。糧草早已耗光,整個管子城能吃的東西。全部被掏空,士卒也死傷大半。得知丘力居突然撤軍。便也來不及細思,領餘下邊軍,全部撤出管子城。退回遼東屬國。

 而劉和劉虞二人,此時已然身在薊縣。劉和留孟益,繼續領幽州邊軍,駐守土垠。幽州各大士族,得知劉虞,勸降烏桓諸部。便皆趕來薊縣,請見劉虞。劉和讓關羽等人,先領大軍南下,返回冀州。只留下張飛和五十騎軍,還有郭嘉戲志才二人。

 劉虞父子二人,在薊縣會見幽州各大士族。還向鮮于輔,鮮于銀二人,介紹劉和。二人亦久聞劉和大名,皆對劉和十分敬重。劉和在薊縣停留了三日,才南下回冀州。離開薊縣之時,整個薊縣百姓,皆為劉虞父子送行。幽州刺史袁成見狀,不由得讚歎劉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