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正 作品

第18章 解惑(第2頁)

 劉和聞言,短暫的沉吟之後,開口說道:吾也從未想過這世上,居然也有跟吾一樣之人。今日與老道士偶遇,或許真是上天之意。吾眼下對於剛才的事,都有些難以接受,心裡滿是疑惑。老道士聞言笑道:劉公子不必如此,公子年紀才十四五。不必把這事壓在自己身上。日後之事日後再考慮。活在當下便好。至於家師所留之物,公子還是自己親自去尋找吧。或許公子見完之後,心裡就有答案了。劉和聞言笑道:不錯不錯,管其日後如何。吾活在當下,先做當下要緊之事。說罷朝老道士拱手一禮。然後又開口問道:吾還未知道長名諱?老道士回道:吾姓左名慈,字元放、號烏角先生。劉和聞言詫異的說道:原來老道士汝便是左慈呀,怪不得怪不得。左慈見劉和之言,開口問道:劉公子聽說過老道嘛?怪不得怪不得何意?劉和笑道:左慈的名字,吾還是聽說過的。至於這怪不得的意思嘛,乃是汝這喜歡唬人的魔術幻術到處招搖。左慈聞言頓時滿臉幽怨!說道:什麼唬人,此皆由家師親傳給吾的。家師曾說過,傳吾的確實叫魔術。然這世間並無魔術之道。便讓吾以後將此術喚名為幻術。而且吾習得的,也只是家師眾多妙術中的些許。師弟也都被家師傳授了其它妙術。

 劉和聞左慈還有師弟,便開口問道:汝師還收了其他弟子?不知是哪些人物?說來聽聽!左慈見劉和如此問道,便說道:家師共收了四位弟子,吾乃是家師收的大弟子。二弟子姓於名吉,乃是徐州琅琊人士。三弟子姓張名角。乃是冀州鉅鹿人士。至於四弟子嘛,吾未曾見過。聽家師說過,其晚年路過譙縣之時。見一少年鑽研醫術,與其交談甚為投緣。便傳他一卷醫書,家師好像提到過。乃是什麼外科之術。這位四弟子,吾也不知其名。從未見過!劉和聽完左慈之言,微微笑道:汝這四師弟,應該便是被世人尊稱神醫的華佗了。左慈聞言,開口道:劉公子怎知?劉和開口道:這外科之術,當世只有華佗會。還有一位名醫叫張仲景。然其精於內科。想必不是汝師弟。日後汝若見到華佗,向其詢問便知。對了,汝師名諱汝可知?左慈搖搖頭說道:師父從未告知吾等師兄弟名諱,只知其號南華老仙。至於其它,從未聽師父提起。想必他老人家,並不願意在這大漢留名。師父曾說過,這個天下對其而言並無留戀。自己,不過是這世間一顆天上劃過的流星,雖較他人耀眼,但卻也是轉瞬消逝!

 劉和若有所思,不多時便又開口問道:汝知汝這三師弟張角否?左慈聞言回道:自是知曉,其人乃是鉅鹿人士,年少時,其父其母,皆被當地世家官宦害死。那時,其便帶著年幼的兩名幼弟、在附近的農莊乞討幫工。後師父路經那裡,偶然間得知其名張角。便收下其當弟子,將其帶回南華山。吾見其人,忍尤含垢,善於隱忍。且對兵陣謀略之術,甚感興趣,且父母又被官宦豪族害死。想必日後必將禍亂朝廷!吾曾對師父也說過,張角這師弟恐為禍患,然師父卻告訴吾,為禍也好,為患也罷。這都是他的宿命。縱然吾能壓其一時,然吾之後,其定然也會去完成,自己內心深藏的目的。且冥冥之中,天意如此。或許他張角所作的事,不過是這天道的一步棋而已。吾雖然不解師父,為何這般說,但是也並未多言什麼。因為吾和張角,本就不是同道人。劉和聞言問道:汝師父是否傳了張角一書,名為“太平要術”?左慈驚歎道:劉公子,汝怎知家師所傳之書?莫不是劉公子也習得師父這些本事?劉和聞言呵呵一笑道:非也,只是張角之事流傳於後世,吾自然知曉一些。然後又望著左慈說道:不知汝師父傳給汝是什麼書?左慈便說道:師父傳吾的乃是遁甲天書。傳給二師弟于吉的乃是“太平清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