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就蒜 作品

第192章 導演李樂,主演錢吉春(第2頁)

 錢吉春“哦”了聲,抓起杯子,一邊喝著茶,一邊消化著剛才李樂的話,看到錢寶庫,“聽懂沒?”

 “懂了一些。”

 “不懂的就拿筆記下來。”

 “哎,哎。”

 錢寶庫拿起筆,在從服務員那裡要來的稿紙上,努力的記著。

 李泉抓起茶壺,給李樂倒上水,“你的意思是,我們買你的,你也得買我們的,那些現在停工,減產的工廠又能生產了?”

 “對,只要他們增加產能,電廠就得多發電,多發電就得多用煤。”

 李樂一攤手,“咱們能做全世界的生意,國家有了稅收,就能搞基建,發展自己。修路,造橋,蓋樓等等。”

 “水泥,建材,鋼廠,化工這種些電大戶就得跟上,這是一個基本的循環。”

 錢吉春以前也知道,煤礦從去年開始生意不好,是因為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是什麼?因為挖得多了,用的少了,但是為什麼用的少了,這個生意還能不能做下去,困難要到什麼時候,並沒有人給他解釋。

 兩眼摸黑的幹,閉著眼數錢,人家降價也跟著降價,稀裡糊塗的幹到哪天算哪天。

 現在,逐漸摸到點那個大勢所趨的意思。原來順勢,不僅能把豬吹起來,還能保條小命。

 李樂也不覺得給錢吉春講這些聽著高高在上的東西是務虛和裝逼。想讓人跟著你的劇本走,總得讓他理解劇本,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

 用李晉喬這兩年干政工工作總結的話來說,一群人做事,要思想上統一、方向上統一、行為上統一,最後結果才會統一。

 中午吃完,幾個人又鑽進包間。

 沒聊幾句,就聽錢吉春嗓門一高,“啥?不挖了?”

 說完,看到李樂笑盈盈的看著自己,趕緊壓低聲音,“淼弟,你說,你說,額聽。”

 李樂抽出筆帽,又開始在紙上畫圈。

 “這是以後撐到上漲期,四五年裡資金的幾個主要來源,一是電廠,鋼廠或者其他什麼企業給的煤款,二是從中間貿易中賺取的差價,三是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融資......”

 “而支出方面,一是工資,佣金,相關人員的返利,二是融資貸款的利息

,三是設備改造的資金和其他投入,還有額外的需要打點的費用......”

 “.......你明知道這時候的煤一噸只能掙十塊錢,甚至是虧錢生產,而撐過這段時間,一噸你就能賺到二百塊,你選擇哪個?”

 “這個期間,我們為什麼不把這些損失轉嫁到其他人的礦上呢?”

 “那就是誰撐不下去了,我們就能用手裡這些錢,趁火,啊,收購?”錢吉春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