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野馬 作品

第467章 老夫無所畏懼(第2頁)

 江景辰聽得一樂,嗤笑道:“令郎當朝彈劾,害得下官捱了二十廷杖,您老轉頭就來尋下官幫忙……孫大人,在你眼中,下官竟有這般大的器量?”

 孫敬遠也不多說其他,坦言道:“吾兒有錯在先,只要你肯答應幫忙,老夫向你保證,往後只要你沒鬧出大事,御史臺不會有任何一名御史彈劾。”

 以權謀私,赤裸裸的利誘。

 御史臺可是三法司之一,某種程度上來說,完全凌駕於刑部與大理寺之上。

 有了這句話,往後定會省去諸多麻煩。

 江景辰動心了,沉吟片刻,說道:“您老未免太過看得起下官了,其他不說,單說……”

 不等聽完,孫敬遠直接打斷道:“其他不說,單說老夫能來尋你幫忙,就足以證明老夫的誠意。”

 這話聽著不止一層意思!

 江景辰不確定對方是不是在試探些什麼,因此有些話不能說出口,想了想,詢問道:“這不像是眾相會提出的條件,孫大人當真能夠做的了主嗎?”

 孫敬遠撫須微笑,淡淡道:“老夫乃是御史大夫,自然做得了御史臺的主。”

 江景辰搖頭道:“下官問的不是這個,而是背後的眾相。”

 孫敬遠笑容漸深,慢聲道:“御史臺不歸三省所轄,老夫雖只官居三品,卻也不懼尚書令。”

 只此一句,江景辰瞬間意會。

 中書主起草詔令,過程中屬官可互相商量,並允許“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

 擬好詔令後,轉呈門下省。

 若門下省發現中書所擬詔令有違失,可以駁正,封還中書重擬,即所謂“封駁”,且有權在中書所擬詔令上進行塗改,駁歸中書重寫,此稱“塗歸”。

 中書所擬詔令經門下省審議合格後,由侍中向皇帝進呈“畫敕”,以示認可,之後將詔敕轉尚書省。

 尚書省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負責貫徹各項詔敕和政策。

 三省之間既分工明確,又互相制衡,避免了權力過度集中,減少了決策的失誤。

 當中,又以尚書省的長官尚書令地位最高,因此尚書省主官又有“首相”之稱。

 御史臺較為特殊,且獨立三省之外,孫敬遠身為御史大夫,口中所說“不懼”二字雖有水分,但也算不得是誇大其詞。

 江景辰陷入短暫

的思考,回想起前先前曾在御史臺任職時的過往,遲疑道:“孫大人當初種種都是裝給下官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