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野馬 作品

第367章 要一個交待


 堂前的審問進行的十分順利,無論是主審還是嫌犯對於結果都心中有數。

 潰堤一案本就是為了江景辰正名,因為在審案的過程當中遊刺史也是盡心圍繞這一中心進行。

 四名縣令為主謀,皆是被判以死刑,麾下二十餘名官吏判處流放,河工則判處三年牢獄。

 沒有人喊冤,即便是被判處死刑的縣令也沒有自辯過一句。

 百姓們皆是以為在鐵證之下,四名縣令無從辯駁,殊不知那做了替罪羔羊的四人早前便被遊刺史警告過。

 認罪,只死一人。

 不認罪,禍及全族。

 在此情況之下,除了認罪擔下罪責,四名縣令再無別的選擇。

 江景辰沒有費心去管這些事情,當遊刺史結案之後便利用職權,將四人押至市口梟首示眾。

 百姓們紛紛叫好,在萬金的安排之下,人群中接連響起江郎中公正不阿之名,以及為先前誤會江郎中而道歉之聲。

 遊刺史本以為事情到此結束,不曾想太陽落山之後便被喊到了官邸。

 江景辰開門見山,下令道:“關在兵營的那些反賊,都殺了吧。”

 白蓮教總壇上千名教眾,一夜之間便成了反賊,還都得全部殺了?

 潰堤一案也只是殺了四名縣令,相比之下謀反罪名更大,可也罪不及如此多人。

 最關鍵的是,下令殺這麼多的人,無論是什麼原因,一個弒殺的名聲肯定跑不脫。

 縱觀前朝聖明之君,哪怕是面對反賊,也只究其賊首之惡,餘者或是收歸己用,或是流放苦寒之地。

 十六個字,殺上千人,即便是聖上也不願意揹負這樣的名聲。

 可不殺,行嗎?

 淮南道出了反賊,這麼大的事情,必然是要上報朝廷,等到聖上旨意。

 可江景辰卻在聖意未至前,下令將上千人盡數誅殺。

 這其中......

 遊刺史思慮良久,仍是難以抉擇,猶豫之際,試探道:“上千人,太多了些,若是隻懲罰賊首,也能達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大人覺得如何?”

 事情走到這一步,已經完全沒有必要再用什麼套路,江景辰直言道:“禍亂大周者,殺無赦。遊刺史,你何故如此袒護那些反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