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野馬 作品

第355章 相爺惜才(第2頁)

 江景辰沉默不語,靜靜的聽著。

 文刺史見狀,神秘一笑,緊跟著說道:“某些人的手伸的太長了,龐相不喜歡。”

 天子詔令,皆出中書。

 中書省起草詔令,掌有決策權。

 龐妙誠乃是中書省中書令,權力之大不言而喻。

 至於某些人,大抵就是指在淮南道攪動風雨的李守拙了。

 若是如此,也就是說那位龐相與李守拙不是一路人?

 江景辰眉間微蹙,這是第一次從他人口中聽到政事堂相爺之名。

 “這與強留本官在餚州有何干系?”

 “江郎中,本官痴長你幾歲,便託大喊你一聲賢弟。實不相瞞,為兄收到消息,申州刺史為潰堤一事,要拿你問責。”

 “是純王的安排。”

 江景辰眸光熠熠,言語篤定。

 文刺史對此不置可否,轉言道:“你若留在餚州,為兄可保你無恙,待風頭過去之後再行離開,以免被人拿去當了替罪羔羊。”

 餚州與申州同屬中州,兩州刺史品級相同,只要文刺史有心相護,遊刺史背後哪怕有純王撐腰也是無計可施。

 只不過,誰才是羔羊?

 江景辰嘴角勾勒出一抹冷笑,眨眼之間便消失不見。

 “爻陽縣潰堤一事需要給百姓一個交待,因此我必須回去一趟才行。”

 “江賢弟,你若回去,必受責問,雖無大罪,但小過難免,於你前程無有益處,何必做這般不智之舉?”

 “身為水部郎中,職責所在。”

 “龐相惜才,有一句話囑咐與你,相爺言: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此句大意是指在面對複雜、困難和重大的問題時,不要急於求成,而是要從容易、細微的角度入手,逐步推進。

 在旁人看來,身為水部司郎中的江景辰此刻面對最難的事情便是治理水患。

 但淮水之患非一日之功,因而需將目光放在較為容易的事情上。

 文刺史頓了頓,緊跟著說道:“有人想讓你留在淮南道為一州刺史,但龐相認為你更適合待在京中。”

 江景辰眉頭微挑,隨口問道:“所以?”

 文刺史笑了笑,緩緩開口回應道:“稍安勿躁,靜待良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