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喬老豆 作品

第122章:狗縣男(第2頁)

 所謂僧產,其實就是和尚們的產業!

 而這僧產也是當今大雍朝一個積重難返的大問題!

 當年太祖皇帝建立大雍之前,曾在某個寺中當過一段時間和尚。

 所以後來太祖皇帝起事,也常常自詡某位羅漢佛陀轉世。

 等太祖皇帝建立大雍朝後,這佛家也被推崇起來。

 當和尚不僅不用交稅,而且朝廷還給補貼……

 之後幾任皇帝,也同樣推崇佛教,一遇到什麼需要慶祝的事兒了,就喜歡賞賜這些寺廟土地。

 而這些被賞賜的土地,就成了僧產。

 屬於僧產的田畝,是不用給大雍朝上稅的。

 租種僧產的佃戶只需要給所屬寺院繳納租子即可。

 當然了,這些寺院本就不愁吃喝,所以在收租一事上,也要體現佛愛世人的博愛胸懷來。

 因此他們收的租金,往往比官定或者說是某些地主定的租金要低一成。

 久而久之,有人又打起了這一成低租金的主意。他們主動把土地“賣”給寺院,讓自己的田產變成僧產。

 到了最後,這些寺院逐漸變成了當地最大的“地主”……

 原則上來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僧產同樣也屬於大雍朝。

 所以把這僧產劃為謝餘的封地,沒毛病。

 謝餘想要在封地內徵稅,也沒毛病。關鍵是……他能不能從和尚的頭上,把這些稅給徵上來?

 孫守義表示這孫家莊的田畝,都屬於隨緣寺的。

 隨緣寺便在孫家莊正北,甫城縣東二十里處。

 聽說那隨緣寺有僧人一千多,護院武僧更是多達五百!

 那達摩堂的羅漢武僧,個個都是以一當百的高手!

 謝餘估計,他要是敢提一句收稅的話,第二天,這些武僧就要打上門來。

 “行吧,收稅的事以後再說。你村子裡可有閒置的房子,給我騰幾間出來?我這些人一路勞頓,也需有個歇腳的地。還有這些馬,也得好好喂喂。”

 孫守義表示空房子是沒有了,但是莊子裡的祠堂,收拾收拾倒是可以住人。

 最後謝餘等人在孫守義的帶領下,來到了孫家莊的祠堂。

 這孫家祠堂竟然不小,大門進去後,是一個類似於天井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