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個小白眼 作品

第一三七章 朱元璋受打擊:梅殷說的竟然都是真的?自己真成蠢蛋了(第2頁)

 在發現了自己居然在這種事情上,被人如此的戲耍。

 這種感覺,簡直是別提了!

 要比梅殷當眾對他進行死諫,來的更加難受。

 短短時間裡,朱元璋的面色已經變了數變。

 變的陰沉無比。

 濃郁的殺意,從他身上散發而出。

 讓他這個時候,只想把很多人都給砍了!

 通過梅殷的這一番話,他也想明白了。

 海禁這個規定,根本禁不住那些有門路的人。

 只能限制住一些尋常人而已。

 實行了海禁,只會讓大明的官方不能下場。

 把眾多賺錢的生意,留給那些從元朝時就開始做的人。

 讓他們去做去經營。

 後面有一些人想要加入,只怕也沒有那麼簡單。

 最為關鍵的是,這些狗東西賺了那麼多的錢,也不向大明交一分的稅。

 也不念自己的情。

 只會覺得自己這個當皇帝的愚蠢,好糊弄!

 從元朝後期開始,市舶司就已經賺不到錢了。

 這樣賺錢的生意,肯定不會停止的。

 只能是有很多人繞過了市舶司,進行走私。

 在自己的大明,這麼多人知道自己脾氣不好,還敢在這等事情上上下其手,糊弄自己。

 讓自己實行海禁。

 那自然不可能說,他們費了這麼大的力氣,完成了這件事兒,就變得老老實實。

 也遵守海禁這個規定了。

 根本不可能!

 走私只會更加猖獗,只會賺取更多的利益!

 不然又怎麼能夠對得起他們冒這麼大的風險?

 這些事兒,越想越是生氣,越想越是有一種,深深的羞辱之感!

 李景隆,馬皇后這個時候心中的想法,也同樣特別的多。

 同樣被梅殷所說的這話給震動不已。

 馬皇后不用多說,是個十足的聰明人。

 雖然不怎麼插手政務,但並不代表有些事,她就看不明白。

 常言道響鼓不用重捶。

 馬皇后這等聰明的人,在很多事情上自然也是一點就透。

 更不用說梅殷這個時候,當著她們的面對朱元璋進行死諫,說出了這麼多的話。

 那妥妥是用的重捶。

 捶的又兇又猛。

 在這種情況之下,她自然而然便能想到很多事情。

 她本身人就聰明,再加上又身居高位。

 雖不怎麼關心政事,但有很多的消息,還是能夠知道的。

 如此再一聯想,有些事情便已經呼之欲出。

 知道在這一次的事情上,倘若梅殷說的都為真。

 那麼這一次的事就小不了。

 太惡劣了!

 重八被騙的很慘!

 依照重八的脾氣,只怕忍不下去。

 這一次的事,一個弄不好就會拔出蘿蔔帶出泥。

 繼廢棄中都城,以及處死廖永忠之後,大明的朝堂只怕又要震一震了了!

 這等事,也不知是好是壞……

 但有一點馬皇后能夠確認,那就是這次的事,對於重八而言,絕對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而李景隆也同樣是心裡面震動!

 哪怕平日裡他不怎麼靠譜,讓很多人覺得他是個紈絝子。

 但終究還和真正的紈絝子不同。

 有他爺爺李貞,以及曹國公李文忠在。

 李景隆在一些事情上,還是能夠看明白的。

 至少他有自知之明。

 站在這裡把話聽完,又見到了自己舅爺的反應。

 再想想二姑所說的這些事情,李景隆的一顆心就忍不住的為之狂跳起來。

 二姑父如今在海禁的事情上,進行死諫,只怕是一杆子捅到了馬蜂窩!

 而且這個馬蜂窩,還是特別大,裡面住著的馬蜂特別多,特別兇的那種!

 不比在中都城上的事情小!

 甚至於,要比中都城上的事兒還要大!

 中都城的事,所牽扯的只是以韓國公李善長為首的一部分勳貴。

 可這一次關於海禁,以及市舶司的事情。

 那牽扯的可就太多了!

 聽了二姑父所說的那些話,李景隆已經知道,市舶司的利潤,簡直是大的嚇人!

 這麼大的利潤,那肯定不是幾個人就能吃下來的。

 從地方到朝堂,肯定會有一大票的人存在。

 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把這個事給做得那麼完美。

 若非今日二姑父提及,在這事情上對舅爺進行了死諫,將其捅破。

 就連舅爺一樣是被矇在鼓裡,什麼都不知道!

 而自己更是對這方面沒有任何的涉獵。

 同樣不知道,那看起來像笑話一樣的市舶司,在之前竟然那麼的輝煌!

 背後竟然牽扯了那麼多的利益!

 那麼多的人!

 看看舅爺的面色,就能夠知道,這次舅爺回去後,想要讓舅爺善罷甘休,只怕沒那麼簡單。

 一個弄不好,就要掀起很大的波瀾!

 必然會有人要倒黴!

 而捅出這關鍵的一杆,攪動天下風雲的人,便是這個在雙水村這裡,種種田喂喂豬,看起來與世無爭的二姑父。

 這種事情,不能往深處想。

 越往深處想,就越是讓人覺得頭皮發麻。

 這裡面的牽扯實在太深了!

 平心而論,就算是他李景隆這樣的身份,在知道了市舶司以及海禁裡面的門門道道。

 想要讓他站出來,把這事情給捅出去。

 他也會猶豫。

 只怕最終的結果,是權衡再三之後,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沒有看到。

 這事的牽扯的人太多,水太深。

 一不留神就容易把人給淹死!

 哪怕是他爹是李文忠,他爺爺是當今皇帝的姐夫,也是活著的唯一平輩的親人。

 他也不太敢做這件事兒。

 真做了,那得罪的人可就太多了!

 也太招人恨了!

 可是現在,二姑父就是把這事做了。

 不僅僅把這事做了,為了做這事,還直接對舅爺進行了死諫!!

 這是什麼膽子?

 又有多大的擔當!

 該有多大的氣魄,才能夠又一次在這等事情上出手?

 不計得失,不計榮辱!

 李景隆原本的時候,經過這些時間的接觸,對於梅殷這個二姑父,就已經是很信服了。

 現在有了這一遭後,對梅殷這個二姑父,就更加的敬佩了。

 敬服的同時,也不由得在想,二姑父到底是為了什麼,才做出這等多少人就算是知道,也不願意去沾染的事兒?

 若二姑父身後有著諸多的勢力糾纏,他是某一幫某一派中的人。

 為了尋求某些利益,那此時豁得出去,也能讓人理解。

 可是,這麼長時間的相處下來,李景隆對於這個二姑父,知道的很清楚。

 知道二姑父的身世特別的乾淨。

 並沒有和別的人,有太深的糾纏。

 最大的糾纏,大概就是梅思祖,以及梅殷這個同族。

 只不過,在二姑父對中都城的事兒進行死諫後,二姑父就已經和梅家人一刀兩斷了。

 和他們再無糾葛。

 二姑父年紀不大,根基不牢。

 在斬斷了和梅家之間的聯繫之後,和其餘人的聯繫,就基本上是沒了。

 也就是和自己,以及和二姑和舅爺他們這些人才有聯繫。

 不論是自己,還是二表姑等人,也都完全不需要二姑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掙什麼利益。

 況且二姑父在決定做這些事之前,也完全沒有給他們有過任何的商量。

 他們也都是等到事到臨頭之時,才知道二姑父要這樣幹!

 刨除了這些為了私人的利益,才做出這等石破天驚的事後。

 那麼到了此時,結果只剩下了一個。

 那就是二姑父品行高潔,心憂大明,心繫天下。

 心裡面有著大明江山社稷。

 有著天下黎民。

 為了能夠讓大明變得更好,讓眾多百姓,不至於本就艱難的生活,變得雪上加霜。

 他願意站出來出這個頭。

 願意為了把這個事情給做成,不惜一切對舅爺進行死諫。

 冒著被舅爺,給直接砍死的巨大風險,也要把這個事情給做了!

 讓舅爺知道這裡面的門門道道,知道他被人騙的有多慘。

 哪怕是這件事情所牽扯的人很多,涉及的利益也非常大,水特別深。

 一不留神就會被淹死,他還是站了出來,要做這件事,

 還做的義無反顧。

 在想到這些之

後,李景隆望向梅殷的目光都變了。

 像是在看一個聖人。

 一個他只在別人口中聽到,在一些書上面,才能看到的聖人!

 二姑父當真是太偉大了!

 也是這個時候,李景隆對於自己爺爺在此之前,把自己給安排到雙水村這邊,和二姑父相伴,打好和二姑父之間交情的舉動,感到越發的佩服起來。

 姜果然還是老的辣!

 自己爺爺目光如炬,慧眼識珠!

 早在之前,就已經看出來了二姑父的不平凡。

 這一刻,李景隆腦補的特別多……

 又看看那抱著二表姑,依舊盯著盯著舅爺,一副還要和舅爺強硬到底的二姑父。

 只覺得自己的靈魂都要昇華了。

 二姑父,不愧是二姑父!

 不愧是當代諍臣!

 千古人鏡魏徵,大約也不過如此了吧!

 或許,把魏徵放到二姑父的這個位置上,魏徵也做不到如同二姑父這般。

 畢竟魏徵家室可不小,背後牽扯的利益也不少。

 最為關鍵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論起這脾氣性格,可要比自己這脾氣暴躁,說砍人就砍人的舅爺,差的太遠。

 危險程度要低上很多。

 “陛下,你現在不說你的海禁之策好了吧?

 是不是覺得自己在這海禁之策上面就是一個蠢蛋?

 就是被人給耍的團團轉?

 心裡面是不是特別難受?

 您可是英明神武,掌控全局的洪武大帝啊!

 可結果……呵呵……”

 就在眾人心思複雜,深感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時,梅殷又一次望著朱元璋開了口。

 說出來的話,那是相當的不客氣。

 尤其是結合著朱元璋此時的心境,可以說,簡直是把嘲諷給拉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