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個小白眼 作品

第九六章 殺人誅心再誅心!(四合一)(第2頁)

 並領三天干糧,從中都城歸鄉!”

 如果說朱元璋之前處罰了李善長,並將讓凶神惡煞,令無數人吃盡了苦頭的丁斌等人,給當眾剝皮萱草之後。

 就已經令的眾多心存怨氣的中都勞役們,感念皇恩,沒了怨氣。

 現在,又停止修建中都,並開始宣佈補足銀錢和乾糧,讓他們這些在之前,還看不到任何活路的人,開始返鄉之後。

 中都城的勞役們,對於

朱元璋的感激和擁護,一下子就來到了頂點。

 原來,他們之前真的是罵錯了人。

 應該罵的是李善長這些,而不是朱皇帝!

 朱皇帝是真的給他們這些窮苦人做主,真的和他們站在一邊。

 當下,便有諸多人心存感激,忍不住又一次的拜倒在地,山呼萬歲。

 更有許多人激動的熱淚盈眶……“

 “因修繕中都而去世之人,除了補足之前服中都勞役之時,所應得銀錢之外。

 每人補十貫寶鈔!

 將之交到其家人手中。

 屍首有官府將其護送回家,若是屍首已經腐爛不成型,則送其遺骸歸家。”

 當朱元璋把這一項決定,給宣佈出來之後,剛剛停止的山呼萬歲之聲,便又一次響了起來。

 響徹雲霄,震動著整個中都城。

 這一刻,就連那籠罩在中都城上多日的陰霾,也都消散了許多。

 這個時候,這些勞役們,才切實的感受到,他們所生活的地方確確實實就是大明。

 不是元末。

 還是有王法在的!

 並不是說貪官汙吏可以為所欲為,他們只能默默受著。

 一道道的處理措施,當眾頒佈而出,令的許多人心裡激動不已。

 知道苦日子終於是到頭了。

 不過人和人的悲歡並不相同。

 有人歡喜就有人難受。

 難受的,可不僅僅只有李善長等眾多負責中都的官員

 還有朱元璋的鳳陽老鄉親。

 朱元璋當眾頒佈了事情,讓將士還有一些從別處調過來的差役,維持秩序。

 讓這些勞役們,返回到安置他們的地方,等著官府給他們安排計算銀錢歸家的事之後。

 有人前來稟告,說鳳陽的那些老鄉親要向他辭別。

 朱元璋聞言,一張臉頓時又拉了下來。

 “不見!”

 朱元璋憤怒的甩甩袖子。

 “讓他們立刻各回各家,從今之後,再不必上京給咱賀壽!

 他們這些人,取消一切特權。

 和其餘地方的人一樣,今後也都需要一同交糧,服應服的勞役,沒有任何的優待!”

 朱元璋是個念舊情的人,但前提是這些人別把他惹毛了,別糊弄他。

 機會,他早就已經給了這些鳳陽的老鄉親。

 昨日李善長率領著他們,前去接駕之時,朱元璋就向他們,再一次詢問了中都城這裡的事兒。

 那便是給他們最後的機會。

 可他們的回答是什麼?

 是中都城這裡欣欣向榮,一片安好。

 對中都城以及李善長等人,都是一個勁的猛誇。

 一句實話都沒有。

 和李善長等人串通一氣,在這等大事上,也敢當著自己的面說謊,隱瞞自己,當真該死!

 這些人,都是自己的老鄉親,自己當了皇帝,就想著給他們些便利。

 想要讓他們也過得好一些。

 可他們,卻這樣回報自己!

 既然這樣,那便沒有什麼好客氣,什麼情面可講了!

 沒有相應的品質,自己給了他們好處,只會讓他們變得和以往不同,拎不清他們自己。

 甚至於還會藉著自己的勢,作威作福。

 這是朱元璋最厭惡的。

 現在,如此處理也是對他們好。

 朱元璋在中都城這裡,又待了三天。

 在這三天裡,他親自安排了不少的事,方才從中都城這邊離開。

 坐在輦駕之上,回頭看著那高大雄偉的中都城,朱元璋心裡其實是真難受。

 也挺不捨。

 中都城,是真的花費了太多的錢了。

 就這樣廢棄,是真可惜。

 但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不是可以用錢糧來衡量的。

 哪怕是浪費再多錢糧,該捨棄還是要捨棄!

 有些東西,比這沒有修建起來的中都城更重要。

 此時的中都城,和之前那種,眾多人匯聚於此,在這裡不斷忙碌的熱鬧景象相比,要冷清的太多。

 眾多勞役,這三天時間裡已經被送走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人,也都會按照朱元璋的安排,給他們相應的錢糧,安排他們回去。

 有了丁斌,李佑等這麼多人的的人皮在那裡掛著,作為震懾。

 在這件事情上,應該不會有什麼人,做什麼手腳了……

 有不少的人,出來對朱元璋,以及太子朱標等人相送。

 不過,這些人裡,並沒有韓國公李善長的影子。

 說是韓國公李善長,已經臥病不起了。

 朱元璋豈能不知道,李善長是不是真的生病?

 無非就是和自己慪氣,利用這個辦法來發洩了一下,他心中不滿罷了。

 對此,朱元璋沒

有多說,但心裡面卻很冷……

 ……

 朱元璋乘坐為輦駕,並沒有帶著幾個兒子,還有中書省的官員直接返回應天城。

 而是來到了他父母的墳前。

 讓人準備一下之後,帶了幾個兒子祭拜。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朱元璋父母的墳墓,早就已經經過了修繕。

 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墳。

 規格上面,已經可以將之稱為皇陵了。

 雖然比不上那種大皇陵恢弘氣勢。

 但也遠非尋常人家墳塋可比。

 燒了一會兒紙,朱元璋帶著幾個兒子跪在了墳前。

 “爹孃,兒子帶著孩子們來看恁了……

 兒子這次做了錯事,導致眾多百姓因兒子而死。

 兒子心裡是真難受。

 你們說……這人的變化,為啥就這麼大呢?

 明明在之前,還是一起衝鋒陷陣,痛恨貪官汙吏,一起殺韃子的老兄弟。

 可結果現在,不過是短短時間,竟有了這樣大的不同。

 當了官了,就忘記了當初過的是啥日子。

 有了權勢了,就忘了當初自己是如何痛恨那些貪官汙吏。

 忘記了當初說過的那些話。

 兒子現在明白了,很多人在此之前痛恨貪官汙吏,是真痛恨嗎?

 是真的痛恨,但並不是痛恨這世上有貪官汙吏。

 而是痛恨,如同貪官汙吏那樣為所欲為的不是他們自己!

 一旦有了權勢,他們也會變成貪官汙吏!

 甚至於在很多事情上,做得比他們當初痛恨的人還要過分!

 爹孃,咱真的想要那些,跟著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們,有個善終。

 咱給他們的也不少了。

 可他們還是不滿足。

 總覺得打下天下了,坐上高位了,就可以放鬆了。

 可以好好的為所欲為,好好的享受了。

 卻不知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

 咱的大明,真不能讓他們這樣的糟蹋……”

 墳前,朱元璋出聲低低訴說。

 想著埋在墳裡的爺孃,說著他心中的痛苦。

 這次在中都城大殺四方,如此處置李善長等人,朱元璋心裡好受嗎?

 一點都不好受。

 雖然別人事情做的過分,一旦犯了他的脾氣,朱元璋能硬著心腸,都給處理了。

 可這並不代表著就沒有感覺,心頭就不難受。

 邊上陪著朱元璋跪在那裡的朱標兄弟幾人,聽著朱元璋所說的話,一時之間也是感慨萬千。

 能夠感受到父皇心中的痛苦。

 如何處理好和開國功臣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處理好與百姓們的關係,是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都必須要面臨的棘手問題。

 他們的爹朱元璋做為開國皇帝,那麼自然也要面臨這些問題。

 這些問題是真的不好處理。

 更靠後方的地方,胡惟庸和其餘官員待在一起,遠遠的看著皇帝一家在那裡祭祖。

 胡惟庸看起來神情莊嚴肅穆,帶著沉痛。

 可實際上,心裡面早就樂開了花。

 這一次中都之行,來的真爽快啊!

 原本一開始,見到上位對李善長如此禮遇,還以為李善長這次能夠安然過關。

 上位對於中都城這邊的事兒,並沒有太多在意。

 可哪能想到,上位反手之間就給來了這麼一出!

 如此處置,可當真大快人心!

 李善長的臉面,這次是結結實實的掉在了地上,威嚴掃地!

 最為重要的是通過這事,上位對李善長,已經沒有如同之前那般信任了。

 而自己本身就是丞相,前來的路上還護駕有功,在上位面前大大露了個臉,心裡面掛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