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雞冠壺(第2頁)

 “你不要看器形,你先看看這東西的包漿!”

 “先不要管用料材質,你看看他的特點對不對?”

 ……

 到今天陳陽才知道,如果這樣的理由從一位文物局局長的嘴裡說出來,那簡直更可怕。

 鎏金塗層分佈不均勻?他怎麼想到的,還提到了長信宮燈,人家長信宮燈的鏽斑就是暗褐色,只不過照片照出來,給人感覺像暗黑色鏽斑。

 這點這些記者不知道,他堂堂一位文物局局長能不知道?

 “楊局長,你這說法我實在不敢苟同,”陳陽抱著肩膀,眼睛看向楊世年,“鎏金工藝在古代也算上等工藝了,我實在不敢相信,有哪位匠人敢這樣偷懶,要知道鎏金工藝的東西,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用的。”

 “當然,”楊世年笑著點點頭,“一般都是皇親國戚才能用鎏金工藝的東西。但是小夥子,你想過沒有,我們發現的是遼代的鎏金帶,大遼是契丹族建立的,是北方遊牧民族。他們不光有皇親國戚,還有各個部落的首腦,所以不能用中原地區,匠人的工藝水準去衡量!”

 楊世年話音剛落,關金川在旁邊拍著手說道,“楊局長說的非常對,我們研究院當時也有所懷疑,後來還是聽了楊局長的,又對比了其他鎏金文物,才做出定論的。”

 薑還是老的辣,關金川看著陳陽一臉無語的表情,心裡樂開了花。還是楊局長手段高呀,尤其長信宮燈,這些記者見過照片就不錯了,誰見過實物?

 陳陽聽完笑著拍拍手,為兩人一唱一和鼓掌,“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再看看這件,綠釉劃花雙孔雞冠壺。”

 “楊局長,我之前見過其他博物館裡的雞冠壺,都是扁身單扣的,你這個為什麼是雙扣的,能給大家介紹下麼?”

 楊局長抬頭看向了桌面上擺放的雞冠壺,嘴角微微抿了一下。這無疑是陳陽給自己出的一道題,如果自己將雞冠壺的特點全都說出來,那一會這隻贗品的雞冠壺,要是跟自己說的對不上,陳陽一定會反過來問自己,到時候出醜的就是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