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9章(第2頁)

 不能說阿嗣防備心重,實在是南番的例子還歷歷在目。

 雙方又同根同源,秦墨的影響力都太大了。

 上至重臣,下至百姓,都畏懼秦墨,一人之威,居然如此之甚。

 阿嗣只覺得心底一陣陣的發寒。

 只恨當初秦墨來大乾,沒有殺了他。

 對秦墨他是最複雜的。

 一方面他崇敬秦墨,另一方面,又畏懼他,甚至是痛恨他。

 秦墨對他越好,他就越如芒在背。

 他突然能理解父皇的心情了。

 那種複雜,絕對不是外人能夠理解的。

 當你身處這個位置,任何有威脅的人,都會被你視為眼中釘。

 哪怕這個人是你的妻兒,最親近的人。

 高度集權帶來的是至高無上的權利,同時還有深深的防備。

 他無錯。

 縱觀歷史,有無數荒唐的事情,無數荒唐的戰爭,錯的原因只有一個。

 那便是自己不夠強大,輸了這一戰。

 窮兵黷武,若是次次勝仗,誰又敢說不是?

 窮兵黷武卻被千古傳頌的皇帝不是沒有,勵精圖治卻無法中興的皇帝比比皆是。

 他寧願做前者,也不願意當後者。

 他錯了嗎?

 他沒錯!

 輸了便輸了,這一次的退讓,只會讓大明變本加厲,慢慢蠶食大乾的骨氣。

 他曾聽過一句話,秦墨走後,大乾的骨氣就少了一半。

 他不信。

 他覺得大乾的骨氣從始至終都在。

 “人人都叫朕要隱忍,可你們明明知道,大乾慢了大明不止一步,現在追不上,難道日後就追的上了?

 你們別騙自己了,這一仗不打,我怕以後就沒機會打了!”

 阿嗣深吸口氣,“你們只顧著自己快活,卻從沒考過國家的危機,大明從經濟上把持,從輿論上影響,這說明他們可以輕易的讓大乾陷入危機,而不費吹灰之力。

 再過些年,怕是他們都不用出兵,就能將我這個皇帝斬首了。

 那時候,你們在哭我又有何用呢?

 你們想跪在秦墨的膝前忍辱偷生,朕不願意,也不想!

 原本朕只是想,去世界會,冊封老大為太孫,如此一來也算是有個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