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秋隕S 作品

第二百六十一章諸葛亮的羽扇(第2頁)

 既然決定要任用諸葛瑾,那便讓他先去給郭嘉打個下手。一來,可以趁機任命他一個官職,讓他步入仕途。二來,也可以讓他先見見世面。

 聞言,諸葛瑾不禁一愣。

 這就要給自己派任務了?

 “蒙長史不棄,瑾願隨使前往!”諸葛瑾抱拳應了下來。

 張恆笑道:“好,我今徵辟你為徐州長史佐史,過幾日出使昌邑,與州府闡明原委!”

 “遵命!”

 有了官職之後,諸葛瑾的回話就正式多了。

 說完了正事,之後的閒聊就隨意多了。

 張恆又詢問了一些諸葛瑾家中的情況,順勢把話題扯到了諸葛亮身上。

 “今日入府之時,門前有一幼童,卻是乖巧伶俐,不知是府中哪位公子?”

 諸葛瑾答道:“瑾家中還有兄弟二人,盡皆年幼,不知長史說的是哪一個?”

 “年歲稍大些的那位。”

 “那正是瑾二弟諸葛亮,平日裡性情頑劣,倒是讓長史見笑了。”諸葛瑾連忙謙虛道。

 “子瑜這話,未免太過謙虛。”

張恆忽然神秘兮兮地笑道,“實不相瞞,昔年我求學時,曾遇一位大儒,有幸得他傳授些相面之術。今日一見令弟,卻是鍾靈毓秀,將來必然大有可為!”

 在讖緯災異高度盛行的漢代,上到天子百官,下到販夫走卒,就沒有不迷信的。

 更何況以張恆的身份,說出的話可信度自然大大增加。

 所以此言一出,諸葛玄和諸葛瑾當即面露震驚之色。

 特別是諸葛瑾,聯想到弟弟之前勸自己開倉放糧的舉措,更是對張恆的判斷深信不疑。

 “長史此言當真!”諸葛玄驚歎道。

 “不錯。”張恆極其鄭重地點了點頭,繼續忽悠道,“單以相術而言,二公子的面相確實是貴不可言,他日便是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當然,白日裡匆匆一面,許是看錯了也有可能。”

 封侯拜相!

 諸葛玄徹底震驚了,連忙拱手道:“我那侄兒如今就在後宅,在下斗膽請長史再見一面!”

 “也好,反正閒來無事,煩請二公子前來一敘。”

 張恆笑得很是開心,並表示要使出畢生絕學,再給諸葛亮相一次面。

 “長史稍等。”

 諸葛玄說完,趕緊揮手叫來了家僕,命他去後宅將諸葛亮叫過來。

 片刻之後,九歲的諸葛亮帶著四歲的弟弟諸葛均,恭恭敬敬地走了進來。

 見兄弟倆都來了,張恆微微瞥了諸葛玄一眼,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東漢後期,在黨錮之禍的大背景下,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

 讀書人這個群體,逐漸衍生出了一些奇怪的風潮,名義上是品評人物,實則是相互吹捧。

 俗稱:清議!

 也就是說,一個讀書人,只要取得了清議名號,那他就能擁有巨大的聲望,比如什麼涼州三明,荀氏八龍之類的。

 為此,甚至衍生出了一些專門品評人物的名士,比如出品《月旦評》的南陽人許劭。

 甚至雄才大略如曹操,也不得不挖空心思,甚至拿刀威脅許劭,最終才得到了一個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的評語。

 以張恆如今的身份地位,懂不懂相面之術已經不重要了,只要他肯給出一個好的評價,對諸葛亮和諸葛均都是巨大的幫助,這才是諸葛玄把兄弟二人都叫過來的原因。

 這波啊,看似是張恆忽悠住了諸葛玄,但實則卻被諸葛玄給套路了。

 而且這還是他主動要求的,自然也就沒辦法推辭。

 眼看兩個侄兒來到,諸葛玄起身向張恆介紹道:“長史,這便是老朽那兩位侄兒,還請長史品評一番!”

 張恆招了招手,兄弟二人乖乖地走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