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遠 作品

第1974章(第2頁)

 凌志遠一臉淡定的說道:“我知道臨河的經濟情況不好,這才過去看的,沒必要換地方!”

 宦華榮聽到凌志遠的話後,很是奇怪,他是從省城調到臨清來任教育局長的,怎麼會知道臨河鄉的事情呢?

 臨河鄉由於交通不便,經濟非常落後,是花溪江發展最為滯後的一個鄉鎮。

 地方官員展示給領導看了總是好的一面,像臨河這樣的鄉鎮,從無拋頭露面的機會。

 別說初來乍到的凌志遠,就算在臨清教育系統任職多年的孫兆明,也未必會了解與臨河鄉相關的情況。

 看著一臉懵逼的宦華榮,孫兆明出聲說道:“宦局長你有所不知,凌局長就是你們花溪江人,他對花溪江的情況非常瞭解,甚至不輸於你這個縣教育局長。”

 宦華榮聽到這話後,一下子愣在了當場,他怎麼也想不到凌志遠竟然是花溪江人,這也太出人意料了。

 “凌局,冒昧的問一句,你是花溪江哪兒的?”宦華榮出聲發問。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凌志遠竟然是花溪鄉人,宦華榮絕不會放過於是套近乎的機會,於是果斷的重新發問。

 聽到宦華榮的問話後,凌志遠笑著說道:“我是柳溝鄉的,你現在知道我對臨河鄉如此瞭解的原因了吧?”

 柳溝和臨河兩鄉離得很近,凌志遠是柳溝鄉人,知道臨河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宦華榮用力的點了兩下頭,出聲說道:“凌局長,我明白了。”

 “行,既然你明白了,那我們就別耽擱了,快點上路吧!”凌志遠出聲說道,“這兒距離臨河鄉可不近,沒有一個小時絕對到不了。”

 “好的,凌局請,孫局請!”宦華榮一臉恭敬的說道。

 凌志遠既然是柳溝鄉人,對於花溪江的情況可謂瞭如指掌,他既然決心要去臨河鄉,宦華榮自不敢說半個不字。

 按說領導下鄉檢查工作,應該邀請下屬與自己同車而行,以便了解相關情況,但凌志遠並未這麼做。

 一方面,凌志遠對於花溪江的情況非常瞭解,沒必要通過宦華榮瞭解;另一方面,孫兆明和凌志遠同乘一輛車,副駕上秘書坐著,沒法再多坐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