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 作品

第91章 鳳凰山下我來也(第2頁)

 “黃四醜,他們可都準備好了麼?”

 “張供奉放心,‘三更’的人已經埋伏好了。

 咱們的人,由沈鶴、岑本、陳楚生、沐文,各領五十個卒子,也分別在幾個出口埋伏下了。”

 張供奉微微一笑:“很好!記住,‘三更’動手之後,一應善後,就是我們的事了,手腳一定要乾淨!”

 這位張供奉名叫張定邦,他這個供奉,可不是武俠小說裡的什麼客卿供奉,而是大宋的一種官職。

 宋代的官職總是搞得稀奇古怪的,很多官職名稱起的莫名其妙,既不上承漢唐也不下啟元明。

 不說官職了,就連皇帝這個“官家”的稱呼,都出現的莫名其妙。

 雖然後世的專家們給這個稱呼做出了很多種解釋。

 可實際上,就連宋朝的皇帝,都不明白他為什麼會被稱為“官家”。

 宋太宗和宋真宗都曾因為好奇,就這個問題請教過博學的大臣:“何故謂天子為官家耶?”

 大臣們答的五花八門,總之,儘量捧著說就是了。皇帝也就聽之任之了。

 “走吧,咱們該去引蛇出洞了!”張供奉說完,便向碼頭上的一條大船走去。

 那條大船正用幾條踏板搭在碼頭上,把一箱箱一籠籠的貨物,往船上搬運。

 那條船,正是大海商關昊的商船。

 寇黑衣正盯著關家的貨船,忽見一位員外領著幾個隨從走向大船,其身態步伐,顯然不同尋常,不由得雙眼一亮。

 剩下的一口麵條,被他呼地一聲吞了下去。

 寇黑衣一把抓起擱在桌上的佩刀,對楊澈低聲道:“有人出現了!”

 ……

 鳳凰山又名越山。

 傳說,當初越王勾踐曾在鳳凰山上建

百尺樓望海,窺視吳國。

 那應該算是

 如今的望海樓,已經不是當年越王勾踐所築,但也頗有年頭了。

 楊沅一行人驅車到了鳳凰山下,便停下了車子。

 丹娘和青棠從車上下來,兩個車伕和兩個家丁按照楊沅的吩咐,往山上搬運茶具、席子和食盒等物。

 山不是很高,不過五十幾丈,不過要搬運東西上去,也要耗費一些時間。

 前方堤下就是內凹的一處江灣,湧潮至此,會因為地形的影響,形成數丈高的浪頭。

 那浪頭如同一群暴怒躍起的雄獅,前來後湧,上下翻卷,奔騰不息。

 因為天陰,所以今天的天幕顯得尤其低些,

 因此一來,雖然今天的潮頭比不上八月十八的盛況,但也頗具威勢了。

 楊沅對丹娘道:“他們往山上搬東西,還需要些時間,我們先去江邊看看鴨哥他們吧。”

 丹娘自無不允,便帶著青棠與楊沅下了堤壩。

 青棠跟在他們二人後面,挾著三把油紙傘,實在嫌累贅,乾脆扛在了肩上。

 本來挾傘而行,顯得很是綽約的一個小娘子,一下子變成了憨態可掬的傻丫頭。

 入梅之後,這雨說來就來,而且還很頻繁,所以雨具都是要隨身攜帶的。

 堤下再往江邊去,還有十幾丈的寬度,江邊插著十幾杆紅旗,迎風獵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