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所以懷澤時常覺得制藝就是朝廷馴服讀書人的手段之一。

 河畔上的爭論逐漸進入尾聲,轉而開始比拼起詩賦,頗有一種臨時版詩會的感覺,懷澤聽著聽著,就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被頻繁提及,觀翁先生。

 因著這位老鄉被流放,懷澤已經許久沒有聽到過他的消息,畢竟流放的地點距離江南實在太遠。

 “觀翁先生高才,卻屢屢不中,可見這制藝一項著實不妥。”

 這話一出,周圍人都齊聲附和,畢竟觀翁先生的許多“佳作”太過出圈,如今在大梁也算打出了知名度。

 “賢弟此話差矣,科考一項在於選拔官吏,而不在於選拔文豪,觀翁先生高才,自有別的出路,也無需執意於科考一項,之前西北傳來消息,常家已與陛下求情,先生不日便可返京。”

 聽到這裡,懷澤眯著的眼睛微微睜開,常家,莫非這位先生和常青有關係。

 懷澤一行人用五天時間摸清了書院周圍的情況,又品嚐了應天府的特色美食,打算回去的時候要帶一些給老太太嚐嚐。

 終於到了考試結果出爐的當天,這次畢竟只是書院入學,大家的情緒起伏並沒有那麼大,懷澤雖然是江南東路的府案首,但是放到整個大梁分量就沒有那麼重了,所以他決定從最後面開始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