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頁)

 “人家都那麼幹了,肯定是很低的!”

 李世民:“還是要挖河啊……”

 關於調水工程,他們也跟著一起看到了不同地方的地形地勢,看到了巨大的沙河漕渡,也看到了來了旱情時,這個調水工程也會緊急調水,為河南人緩解旱情。

 朱厚熜算是知道主播為什麼多講洪水了,乾旱這種從有水的地方調水來解決的方法,他們知道也做不到。

 經常因為這裡乾旱、哪裡大水,很想讓老天爺好好勻一勻水的帝王們:我們雖然看著這個工程很眼饞,但也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就算主播把這個工程都找了這麼詳細的告訴他們,但誰要是真的有這個魄力修,那就等著民怨四起吧。

 古代的水利專家們想了想,忽然反應過來:“一直到北京,這不是要穿黃河嗎!”

 蘇軾一開始想,是不是也在黃河邊上也建一個類似三峽那麼大的蓄水大壩,再往北繼續調水,後來一想不對,這個中線段,黃河地平的很,沒這個落差建大壩。而且把黃河水和長江水混了,出個事情更不得了。

 他琢磨著,是不是也像沙河漕渡一樣,架起來讓水通過。就算過程中會流失不少水,但是架橋也總歸是輕鬆點的,就是橋樑建設難度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