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根 作品

43.二世而亡 指鹿為馬(第2頁)

 

    李承乾脫口而出“阿耶,這句話是晉惠帝司馬衷說的。聽聞他在池塘邊聽到的聲音,就問這是公家的還是私家的。他的侍從糊弄他說在公家就是公家的,在私家就是私家的。等到天下荒亂,百姓餓死,他又問那些餓死的百姓為什麼不吃肉粥晉惠帝不瞭解民間疾苦,以為所有人都跟他一樣生活,最終導致西晉滅亡,百姓流離失所,胡人南下,帶來了三百年的戰亂。”
 

    李世民欣慰的點點頭,我家高明果然聰慧。他眼角餘光看到了皇后懷中的稚奴,不由得嘆了口氣,未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太子怎麼會被廢呢
 

    李斯自恃有擁立之功,時常勸諫胡亥,希望他能擔起秦國的朝政,不要被趙高矇蔽。他蒐集了很多趙高不法的罪證彈劾趙高,結果胡亥不但不治罪趙高,反而將李斯的上書交給了趙高。
 

    為了獨掌大權,趙高自然不會放過李斯,他多次設計讓李斯在胡亥玩樂時勸諫,李斯漸漸被胡亥厭棄,趙高又誣陷李斯謀反,將其打入大牢。
 

    為了定死李斯的罪行,趙高派自己的人以酷刑折磨李斯,逼迫他認下了謀反的罪名。最後李斯被腰斬於咸陽,俱五刑,夷三族。可笑的是,李斯被斬之時,李斯長子李由正在三川郡抵禦起義軍,不久後戰死於沙場。
 

    李斯沒有想到,自己一次投機的選擇居然帶來了這樣嚴重的後果,他這一生有過很多次豪賭,前幾次都贏了,最後一次卻輸掉了所有的底牌。他為之奉獻一生心血的秦朝滅亡了,自家被滅了三族,自己也要揹負千古的罵名。
 

    李斯臨死之前一定悔不當初,他對小兒子說,再也沒有機會跟你一起去上蔡郊外追逐狡兔了。李斯本是楚國一小吏,為了追求權利名望,幹出一番大事業,他離開了楚國,來到秦國,拜入呂不韋門下。後呂不韋倒臺,李斯卻因才能出眾被封為客卿。
 

    當時韓國派水工鄭國人名入秦,行疲秦之策,修建鄭國渠拖垮秦國的財政。鄭國暴露後,群臣對外國來的客卿意見很大,請求秦王驅逐他們,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
 

    關鍵時刻,他上書諫逐客書,勸諫始皇,留下千古名句“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這一封上書,讓始皇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李斯也獲得始皇的賞識,從此平步青雲。
 

    秦國統一天下,建立大一統帝國的過程中,李斯居功至偉,他本有機會成為千古第一名相,卻因自己的投機行為,揹負了千年的罵名。
 

    秦始皇看了李斯一眼,這人像是一下子老了二十歲,眼瞼下垂,神色萎靡,頭髮都有些花白了。
 

    到底是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秦始皇也不想用未發生之事懲罰他。而且,只要李斯立在朝堂之上,天下之人便會知道,對於大秦有用之人,朕絕不會因猜忌而隨意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