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漕運總督

朱仙鎮之戰的戰敗,不僅僅是朝廷軍事上的失利。

 此前的松錦之戰,讓大明已經遭受了一場重大打擊。

 朱仙鎮一戰更是雪上加霜,引發了政治、經濟等一系列內外危機。

 戰敗的消息傳回京城,對民心和士氣造成了極大的打擊,使得朝廷的威望進一步降低。

 中原地區的平叛形勢,也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面。

 李自成一舉擊潰朝廷的十八萬大軍,聲勢浩大,威望日隆。

 整個大明王朝,除了孫傳庭和吳三桂的人馬,再無人能對闖軍構成半點威脅。

 此時吳三桂正駐守寧遠城,把守山海關門戶。

 孫傳庭剛剛進入河南,不知與李自成是否相遇交戰?

 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

 若是李自成揮師東進,佔據山東,那當如何?

 接下來的朝會上,崇禎皇帝讓群臣就“闖賊動向”為議題展開討論。

 有人從戰略角度分析,請皇帝不要慌。

 言說山東的地理位置近一半被大海環繞,戰略重要性相對低,李自成是不會去打山東的。

 相比之下,河南、陝西等地的地理位置更為關鍵,是爭奪天下的重要區域。

 李自成作為賊軍首領,自然會優先考慮攻打這些戰略地位更重要的地區。

 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見。

 言說闖賊善於劫掠,萬一他出兵山東,搶一波就走呢?

 歷朝歷代,山東都是繁華之地,保不準李自成會動歪心思。

 “陛下,賊軍勢大,恐威脅漕運......”

 內閣首輔周延儒提醒道。

 “漕運......”

 崇禎猛的一驚。

 若是闖賊趁機東進,切斷大運河漕運,朝廷豈不是斷了與江南的聯繫?

 北方糧草不足,多倚仗南方糧食供給,漕運為京師和北方戍邊的軍隊,運送了大量的給養。

 若是漕運被賊寇切斷,必然會引起極大的動盪,糧食短缺下經濟也會隨之崩潰。

 即便李自成不搶漕運,其他流寇呢?

 保不準會趁亂襲擊。

 賊寇攔截漕運並不是個例。

 崇禎十四年,河南、山東等地連年大旱,蝗災嚴重,農田欠收,瘟疫流行。

 加之官府橫徵暴斂,農民大飢,餓殍載道,屍體盈野。

 老百姓沒飯吃,造反的人越來越多。

 山東屠夫李青山揭竿而起,聚眾數千人起義。

 這屠夫平時喜歡看《水滸傳》,於是學宋江佔據梁山。

 先封秀才王鄰臣為軍師,又封技藝師艾雙雙為當家大元帥,不斷完善軍隊制度,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