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視察京營(第2頁)

 事後周鑑入宮,稱讚“太子聰敏,可漸造也!”

 太子大喜,更加自信。

 尤其在此後的抄家行動中,錦衣衛從駱養性家中抄出百萬巨資,更加堅定了太子朱慈烺對周鑑的信任。

 “本宮就知道,舅舅是無辜的!最大的貪官是駱養性那狗東西!”

 崇禎皇帝也是如此認為。

 他比常人多想一步,忽然想到,鑑弟居然又為朝廷創收百萬之資!

 真不愧是大明活財神!

 駱養性一案結束後,周鑑離開了錦衣衛,前往新衙門上值。

 五軍都督府,明初的時候風光無限,稱為大都督府。

 都是開國勳臣在裡面任職,執掌大明全國兵馬,節制中外諸軍事。

 明太祖朱元璋是個戒備心很強的皇帝。

 在廢除丞相制度後,他擔心軍權過於集中,大都督府權力太大。

 於是朱元璋將大都督府一分為五,改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分別管理京師及各地衛所。

 洪武、永樂兩朝,由於朱元璋和朱棣經常用兵,五軍都督府權力雖被削了,但仍強於兵部,每逢戰事以都督府為主。

 到了宣德、正統年間,五軍都督府和兵部之間相互牽制。

 自明英宗御駕親征,土木堡慘敗留學後,大明武勳集團半廢。

 自此兵部徹底凌駕於五軍都督府之上,重文輕武的現象逐漸加深。

 五軍都督府幾乎成了擺設,主要工作負責管理軍籍和各地衛所屯田。

 掌府官員開始躺平,尸位素餐,成了皇親勳貴上班領俸祿的地方。

 同時也是大明武將晉升的終點。

 如某個總兵立下大功,但又不足以封爵,往往會在五軍都督府裡掛職。

 都督僉事,正二品;

 都督同知,從一品;

 左都督,正一品,右都督正一品。

 總兵是正二品,升職空間不小。

 文官可以掛職兵部尚書銜,但武將不能。

 縱觀大明立國以來,還沒有武將出身當兵部尚書的。

 周鑑是個不安分的人。

 只要手裡有權了,就能雞毛當令箭。

 五軍都督府沒權力?

 那只是你們認為!

 當天,他就帶人去中軍都督府分領的京衛視察去了。

 周鑑像個老領導,親入軍營慰問士兵。

 如:“這個月俸祿發了沒?”

 “每天訓練量大不大?”

 “兵器裝備是否充足?”

 這一問,可把當值的京衛將官們嚇得不輕。

 您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