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齊櫸上私塾(第2頁)

 就連知府大人見到他,也小心陪在他身後,反正就是大官。

 杜尚清是知道一些古代品級制度的,他記得知府一般都是正四品,有些朝代也有從三品或正三品擔任的。

 知府見到他都陪在身後,那他最低也是三品大員,絕對是高級官員了。

 自己村的這個私塾是杜氏族學,面向的主要是自己杜氏一族,還有一些姻親,他們都孩子入學都可以減免學費。

 其他外姓,外村的孩子則需要全額學費,除非成績特別優秀,夫子同老族長商量後,也可以減免一些。

 因為杜氏祖上出過官老爺,秀才,舉人都有不少,底蘊見識還是比其他村多一些的,仗著先祖留下來的幾十畝族田,還有杜氏族人的捐贈,這個私塾就一直開著。

 也是這附近幾個村唯一的一個私塾,直到隔壁馬地主發家,他們村才請了教書先生,自己村辦起了私塾,不再來半坡村讀書。

 現在這個私塾先生是半坡村從外面請過來的,是當年老私塾先生的弟子,老私塾先生是杜氏族人。

 也是杜尚風與杜尚清的授業恩師,可惜前年摔了一跤,從此臥床不起,纏綿了一年有餘,終還是撒手人寰。

 如今這個私塾先生姓趙是柳樹裡村的,比杜尚風大一些,當年也考中了童生,因為家中實在是貧寒,家中無力繼續供養他念書,只能無奈放棄了科舉之路。

 老夫子欣賞他的學識,替他扼腕可惜,曾經不止一次對大家說過,如果他是杜氏族人,自己怎麼也要纏著老族長就是賣祖產也要支持他科舉。

 為了接濟他,老夫子便讓他過來幫助自己授課,平時多補貼一些錢糧,養活他一家老小。

 後來老夫子病故,老族長便讓他接替了夫子的位置,也算正式有了一份工作,可以賺錢養活自己的妻兒了。

 他這兩年接手以後,村裡小娃學的都很不錯,口碑很好,村裡人也很尊敬他,這兩次分肉都給趙夫子分了一份,沒有人把他當外村人。

 齊櫸以前經常偷偷摸摸去私塾偷聽夫子講課,直到杜尚清帶著孩子們開始打獵,做生意,建房子,養兔子,把齊櫸忙的團團轉。

 幸好杜尚清在家裡教授大家識字,寫字,讓齊櫸有了學習的機會,就沒有再過去偷聽先生講課了。

 這天飯後,杜尚清當著老陳頭,杜老頭的面宣佈“爹,現在家裡都基本上走上正軌了,不用再為吃飯發愁了,那後面孩子們的未來也要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