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青囊老人

楚清荷很想說一句劇透可恥,可她不敢,因此也只能露出一個禮貌的微笑:“皇后娘娘,之所以這本故事的下冊比一般的話本子要出得慢,那是因為這個下冊本就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農家女選擇了將軍。在經歷了重重誤會之後,最終和將軍和好如初,回到京城幸福的生活;另一個版本自然是她選擇了隔壁的秀才,最後陪伴秀才考取功名,前往京城為官,同樣幸福一生。當然,秀才中了狀元之後自然也有別的女人看中他,並且認為農家女身份地位,還嫁過人生個孩子,配不上秀才而妄圖橫刀奪愛……”

楚清荷大概跟她們想了一下兩個版本的劇情,聽得皇后娘娘那叫一個激動:“聽起來就很有趣!不知道這下冊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買到,到時候不管哪個結局我都要看一遍。”

太后也笑著開口:“故事的確是很精彩,能有兩個版本也是兩全其美,也能讓那些糾結不已的人能有自己的選擇。”

說著她又看了皇后一眼:“不過皇后這麼著急,那就得辛苦清荷儘快去印坊盯著,讓他們趕緊把這結局給弄出來。”

楚清荷心裡一動。

太后還真是不遺餘力地製造讓她離開靖安侯府的機會呢!

現在時間也不早了,寧安宮已經傳膳了。

太后都把人叫進宮裡來了,自然不可能一頓飯都不讓人吃。

剛好沈京墨也還在宮裡,太后便讓人去把沈京墨也請了來,同時還附贈了一個跟著過來的陛下。

不過也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宮裡都傳遍了。

靖安世子夫妻盛寵在身,不僅被太后娘娘留在宮中用膳,陛下和皇后甚至親自作陪。

不過等到吃飯的時候,陛下也問起了那個話本子的事兒,楚清荷才知道為何日理萬機的皇帝陛下還特地跑到太后這裡來吃一頓飯,原來也是因為對那個話本子感興趣。

只是堂堂一國之君,居然還能抽出時間來看話本子嗎?

陛下像是看出了她的疑惑,輕咳了一聲,解釋到:“是皇后那天跟我說了這個故事,可偏偏又沒有結局。朕才這般好奇……若是一直不知道結局,朕這一顆心懸在那裡不上不下的,很是不好受。”

楚清荷都沒忍住笑了:“讓陛下這般憂心,是清荷的不是。”

陛下滿不在乎地揮了揮手:“不說這些,你先跟我說說,結局到底是什麼?”

皇后倒是很得意:“剛才清荷已經從同跟母后說過了。”

她把有兩個結局的事一說,陛下在滿足了好奇心的同時,又莫名地覺得有些不爽。

“怎麼就有兩種結局呢?這讓一直糾結掙扎著難以選擇的朕。看起來像個笑話。”

這話誰敢接?

楚清荷趕緊回答:“這是為了滿足不同人的想法。當然,如果這個話本子註定只有一個結局的話,那她一定會選擇的是……”

楚清荷說著頓了頓,成功看見了陛下那期盼的眼神。

楚清荷微微一笑:“那自然是會選擇將軍。”

古早的言情小說不都是這樣嗎?哪怕男主傷害女主千萬遍,只要他一朝後悔頓悟,來個追妻火葬場……甚至有些都不用火葬場,只一句道歉,一頓內心剖白,女主就原諒他了,然後拋下默默守護在自己身邊的深情男二就跟著男主和好如初、幸福一生,留下男二默默祝福,暗地裡舔舐傷口。

最關鍵的是,現在的小說大多追求雙潔,女主這連孩子都生了,那最後選擇跟孩子他爸在一起的概率就又增加了。

然而其實真的在古代,官府本就鼓勵寡婦另嫁,和離後的女子更是婚嫁自由,甚至有可能比頭婚嫁得更好。

就算是被休棄的女子,再嫁的幾率也是非常高的。

真要跟古人比起來,很多現代人才像是個老封建。

陛下聽了楚清荷的講述之後倒是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錯,不錯,這農家女的選擇倒也是對的。”

楚清荷算是看出來了,陛下他就是完完全全的將軍黨。

他之所以那麼好奇和憂心,其實就是擔心女主會選擇秀才,所以才得知竟然有兩個版本的結局之後,才會覺得有微妙的不爽。

一頓飯吃完,帝后攜手離開,楚清荷和沈京墨恭敬地跟太后告退後也從寧安宮出來了。

兩人一路上都在聊著話本子的事情,直等到出了宮上了馬車,確定隔牆無耳之後,沈京墨才好奇地開口詢問:“不是在楚家嗎?怎麼突然又進宮了?”

“這不是楚家巴巴地想讓我趕緊離開嘛!”楚清荷說著便把今天在楚家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沈京墨,著重講述了自己對太后的懷疑。

沈京墨聽完,表情也嚴肅了起來:“你的懷疑不無道理,想要你的心頭血的人多半就是太后。畢竟按照子衿表姐的說法,太后就算是念佛誦經,祈求的也不是大虞朝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是她自己能夠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所以我孃的心頭血也是讓這老妖婆給吃了?”楚清荷也有些不解,“不是說服用了冰魄的人的心頭血是能治百病、解百毒,至於延年益壽、長命百歲……也沒聽說過還有這樣的效果呀!”

沈京墨歪頭想了想:“或許是有人用它煉製了丹藥,不然他們也不會非楚望亭不可,直接找人綁了你取心頭血便是——想必是楚望亭才會煉製這種丹藥。”

楚清荷不由得皺了皺眉:“可楚望亭怎麼會知道如何煉製這種丹藥的?總不能是他自己研究出來的吧?可他又沒有那麼多樣本進行研究……”

楚清荷說到一半突然反應了過來,和沈京墨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青囊老人!”

青囊老人當時在京城,可是比現在的楚望亭還要出名,那在京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先帝當年就想邀請他進宮擔任太醫院院判,卻被青囊老人以要濟世救人為由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