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黃連也叫甜 作品

第6章 不等你們宣,我自己先來了(第2頁)

 現在新朝頒佈的詔令,使他們又重新擁有了權利和地位,讀書人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更受重視,社會地位和福利也得到大大的提高,大大的加強了這些人對於大秦的歸屬感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國家也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了內亂,開始恢復民生。

 太祖皇帝艱苦打下江山,但是創業艱難,守業更難。既有勵精圖治的帝王,也會有貪圖享樂的,敗壞朝綱的不孝子孫。經過歷代皇帝的統治下來,有起有落。

 現在看似平靜的朝局之下,是皇權旁落外戚干政。

 這都是源於皇室內部權利的爭奪和帝王的治理國家的政策有關,再好的基礎盤也架不住敗家子的嚯嚯和內耗。

 太和殿內,文景帝高高在上的端坐在純金打造的九龍逐日的龍椅上。

 九乃數之極,象徵皇權至高無上,九州歸心。

 站在下方的眾臣看不清九旒下那張面孔的喜怒哀樂,盡顯皇帝的威嚴,君心難測。

 “啟奏陛下,北方遼國近年來一直找理由減少歲貢,遼國大汗不斷征服兼併周邊部落,人口日盛。遼國一向尚武,全國皆兵,這樣大肆擴張和挑起事端,恐有不臣之心。”奏報之人是兵部侍郎張賀,此人能力極強,年僅而立之年官居高位。是難得的朝廷少壯派。

 “張愛卿有何高見?”皇帝的問詢道。

 “微臣愚見,臣認為應當派遣使臣出使大遼,悉數追繳往年所缺之歲貢。探查清楚遼國現狀如何,再做決策。”張賀謙卑的回道。

 這就是他為什麼能年紀輕輕能坐上這個位置的原因。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又能找準自己的位置。

 “諸位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臣等認為此計可行。”朝臣們異口同聲道。

 任何一個朝代都不缺少保守的鴿派和激進的鷹派。

 大家能一致通過,是因為此計只是一個基調沒有什麼實質的利益關係,後期這個出使的人該選誰,具體怎麼實施的方案,各方為了自己的利益都會進行各種的較量和傾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