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TCHITOS 作品

第16章 樹屋旅店(第2頁)

 “是的,再過10分鐘就準備降落。”主機確認了一下。

 因為有空氣,所以不像在表面那樣晝夜分界線兩邊黑白分明,這裡還是有些光影變幻的。孫彧以前並沒有什麼機會看到這樣的景色,張薇薇逛了一年倒是已經司空見慣了。

 目的地是在赤道海域一個大島上的城市,這就確實是個城市了,名字叫做大島城。說起來,最初建造這一層的時候,沿著赤道建了一圈環繞整個這一層的框架,然後這一圈就自發的變形以致分裂,穩定下來之後才開始填土造島,於是沿赤道分佈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以及群島。

 這個島就是遺留下來的面積最大的一塊,所以叫大島,然後以此為起點,沿著自轉方向給比較大的島嶼依次命名為二島三島之類的,這些島周邊的小島就相應的叫做比如二島西一、三島東北四等等,要說有什麼具體的規範也沒有,就是當初規劃圖上按照方位標註出來的名字,建好之後就沿用了。

 至於後來島上居民有沒有自己給起個名字,也是有的。只不過要更改已經進入系統存檔的信息比較麻煩,所以一開始是加了一些別名。但是別名也只對本地居民有意義,外來的還是看正式名稱更加方便,一目瞭然,而且本地居民實際上也是在不斷的流動中,久而久之,別名也就消失了。

 這個例子後來進入了教材,雖然本意是作為一項文化演變研究的案例,結果卻對共和國各種工程的命名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各種正反作用之下,大多數行業最終都覺得還是按照類似這樣的順序命名比較方便,而且也很符合共和國已經存在許久的但是沒有明文的傳統,比方說各宇宙及星系的名稱。

 靠近大島之後才注意到,整個島上全是一片森林,整片森林就是城區,城區就是整片森林,而其中樹就是建築,或者說建築就是樹。

 飛船停泊場在大島的一個海角外側的海面上空,這個停泊場跟他們之前停過的兩個不同,這裡不但空中停著飛船,水面和水下實際上也有船或者艇停著。當然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訪客都是從自己的船上傳送到島上地面的。然後訪客可以直接傳送到目的地,也可以找輛穿梭車自駕開過去。

 天已經全黑了,島上也星星點點的亮起了五顏六色的燈,燈光都很柔和,基本上只是限於照亮自己的輪廓。

 站在停泊場外的路邊,看著前面斑駁的光影,兩人發了一會呆,然後相視一笑。這裡的燈光和他們以前大學校園裡的燈光一樣昏暗。他們校園裡的燈光只是確保行人不被路面上凸起的榕樹根絆倒或者撞到別人,而這裡的燈光大抵只是讓行人不至於把路邊蹲著的動物當成垃圾桶。

 兩人沒有傳送,找了輛自駕敞篷車,讓車子自己往目的地開。島上不許飛行,地面道路四通八達,不想在地上開車也可以傳送。

 路上行人車輛都不太多,路邊都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樹,這些樹要麼是純粹的樹,要麼是樹屋一類的,不過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具。

 在森林中開車很容易就會失去方向感,但兩人都沒有找方向的打算,只是靜靜地坐著體味這種靜謐,雖然耳邊陣陣蟲鳴不斷,偶爾一些夜鳥驚起,遠遠時不時也會傳來一兩聲似乎猛獸的吼叫。

 “真是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孫彧感嘆了一句。

 張薇薇沒有接茬,懶得跟孫彧掉書包。兩個終端雖然都知這兩句詩的出處,但張薇薇不吭聲它倆也不好說啥。

 七彎八拐之後,穿梭車停在一棵巨樹前面,這就他們今晚上住的地方了。兩人拿上行李下了車往巨樹的入口走去,穿梭車也自己開進了旁邊的停車場。停車場也是一棵樹,車子開進去之後兩人才注意到這一點。

 這棵巨樹除當然確實是棵樹,不過其它的跟他們以前住過的酒店就沒什麼太大差別了。有個開在樹根處的大門,進去之後是個大堂,大堂有個前臺,有幾個人在前臺坐著,看到有客人進來,便喊了一聲“歡迎光臨”,此外就沒了。顯然這是真人而不是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