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以小見大(第2頁)

 “哈哈,明國人的鋼盔真醜,在我們弗蘭斯人看來,這根本就是多此一舉。”

 “哦~ 鋼盔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我們梅利卡人也需要鋼盔。”

 梅利卡龐大的工業,加上規模較小的陸軍,完全可以學著大明裝備鋼盔。

 昂撒人也可以,不過在高層眼中,長時間都只注重海軍,陸軍在昂撒帝國不受重視。

 因此,昂撒人除了震驚於明帝國的鋼鐵產能外,並不準備學明國陸軍。

 浪漫的弗蘭斯人更是隻覺明軍鋼盔太醜,不像他們弗蘭斯陸軍的高腳帽那樣威猛。

 而羅斯托夫的阿列克謝親王則沉默不語。

 他們國家的工業能力不允許羅斯托夫學習大明,羅斯托夫也有上百萬陸軍,但工業能力太迷了。

 這些感慨的人群中,代表瀛桑前來參加典禮的伊藤義一面色凝重,心裡慶幸自己的東擴策略。

 上百萬明軍鋼盔所需的鋼鐵,可以打造多少主力軍艦?

 來到周晟銘所在的城牆下,凡是路過的方陣全都舉著持槍禮,扯著嗓子喊皇帝陛下萬歲。

 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

 明軍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狂熱,已經足夠吸引列強高層的注意了。

 甚至有些列強向大明提出,想要互派“交換生”學習經驗。

 對於這一要求,大明除了答應德其索倫外,咬死不鬆口。

 因為大部分提出這個要求的國家,基本都是大明的敵對國。

 沒有辦法的列強,只能專門成立一個研究中洲文化的專家組。

 這些人通過翻閱大量古籍後得出一個結論。

 明軍如此狂熱和中洲人幾千年的忠君愛國教育,以及皇權神話有關係。

 泰西人形成民族國家的概念可比中洲人晚了好幾千年。

 加上如今的教育程度很高,大部分人都不好忽悠了。

 所以,泰西諸國想學都學不了。

 ......

 步兵方隊過後,安北軍上場。

 除了全員換裝和一直彪悍的氣質外,各國大使全都瞪大眼睛看著最後的騎兵方隊。

 這是安北軍騎士利用馬匹,拖拽著整整101架大明552式重機槍。

 這些重機槍經過安北軍的改良,安上了擋板護盾和輪子,以便快速跟隨騎兵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