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奮鬥 作品

第153章 自降尊位求放過...(第2頁)

 此時的王素雅就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激動的說:

 “天不亡我大順,只要大明能給我們一條生路,哀家願意讓順皇建昭自降尊位。”

 中洲人自古以來就把“法理正統”看的很重要。

 大順立國後為了爭奪天命,加之為了鞏固統治,一直稱呼北明為偽明,否定大明的正統地位。

 特別是大明永德帝承認順國的地位,也間接承認了順國皇帝和大明皇帝是一樣的地位。

 現在,到了這個地步再抓著皇帝稱號不放就是傻子。

 雖然自降尊位會讓一些既得利益者不舒服,但不舒服也得給我忍著,不服去找大明說去。

 大明曆555年,乾武四年5月22日。

 王素雅在嶺右搭起了祭天台,左手牽著8歲的建昭帝,正式向上天告知,順國放棄皇帝稱號。

 還留在王素雅身邊的人,要麼是和大明有化不開的矛盾,要麼就是真的忠於大順,除了楊澤開。

 不管處於什麼目的,看著皇太后牽著小皇帝放棄皇位,王素雅親手摘下代表至高權利象徵的冕冠時,眾人如披縞素。

 甚至一些感性的大臣流下了眼淚,嘴上不敢喊,內心卻喊道:“蒼天吶,我大順亡了!”

 可不就是亡了嘛,大順之前作為和大明爭奪天命的一員,自願放棄天命,順皇變成了順王,國體也由帝國變成了諸侯國,雖然不是大明冊封的。

 但這標誌著神器歸位,中洲一統,傳承500餘年的明帝國,再次成為了古老中洲的主人。

 消息傳遍全國,停在外圍的明軍高呼帝國萬歲、皇帝陛下萬歲的口號。

 身處南方,還處在喪失親人或者家園被毀痛苦中的原順人,全都暗暗鬆了口氣。

 王素雅的申明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意味著持續半年的統一戰爭正式走向尾聲。

 面對王素雅的“逼宮”,朝廷不得不站出來表態一番。

 巴拉巴拉一大堆,百分之八十都是廢話。

 但魏修文明確在發佈會上表示,明皇乾武正式冊封年幼的張明德為順義王,封地就在交趾。

 除了魏修文的外交辭令,大明參謀部也表示,半年時間內不會對南雲南部、瓊崖以及嶺右省發動進攻,順國必須在此時間內向前線的明軍移交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