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皇明大浩(第2頁)

 【自暋正以來,失君臣之道,憲臺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叛離,天下兵起,中洲割裂從明從順,雖因人事所致,實天厭其德,憫同胞離散之苦。】

 【方今天下,蒼江以南名順,以為美稱,假天命以濟私,實乃叛逆分裂之徒。】

 【四十六載,我大明外御西夷,內修民政,食足、民安、兵精。】

 【朕目視我中州之民,久裂無一,深疚其心。朕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欲遣兵南下,拯中洲之民於水火,復天命威儀於玉邦。】

 【故此大浩諭南順之民:明軍所至,順民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如順軍所遇,當順勢而為,不可逆天而行。】

 【故茲告諭,想宜知悉,乾武三年12月16日,浩。】

 大明各地,看著上街張貼《皇明大浩》的衙役,百姓們自發圍攏觀看。

 《皇明大浩》寫的很明白,大明將要南下一統中洲,百姓們沸騰了!

 隨著大明改革成功,百姓們的日子一天天好過,幾次與外國的衝突也佔據絕對上風。

 很多百姓都在心裡嘀咕,乾武皇帝啥時候攻滅南順,一統中洲啊?沒想到,驚喜來的這麼突然。

 “陛下這是要盡起大軍南下了?”

 “看不明白嗎?陛下親口說了,遣兵南下,復中州玉邦。”

 “這...聽說南順那邊的皇帝剛死,繼位的是一名8歲的小孩,也不知道耐不耐揍?”

 “怎麼?看不起小孩?陛下繼位時也才12歲,我說的是萬一哈,萬一那張什麼德也像陛下一樣雄才大略呢?”

 “屁話,乾武皇帝是什麼人?五百年難遇的聖君,南順那邊又不是祖墳炸了,能出這麼一個人物?”

 百姓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著,話裡話外透露出一個意思,支持大明南下,一統中洲。

 隱藏在人群中的繡衣處探子,面上笑著陪百姓們扯淡,內心卻火急火燎的。

 好不容易擺脫人群,剛想跑回去給南順發電報,幾名大漢很快圍了過來。

 “小子,跟我們去喝點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