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七章 頻率不一樣怎麼破?看秦總的電動發電機!(第2頁)

 “龐

廠長,你可是咱們平旺摩托車廠的副廠長,注意你的言行,不要在外國人面前暴露出粗魯來,這樣會給我們東方人抹黑的。”

 對郭建民來說,這可不能算是個壞消息,廠子已經好起來了,只生產單缸柴油機就能過得很滋潤了,摩托車項目嘛,是否遇到挫折,甚至是否能進行下去都不重要,一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問題的,跌倒了咱們就躺下,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在此時,外面突然傳來了一股冷風,大傢伙紛紛扭頭,看向門口。

 誰不敲門就進來了?

 秦總的妻子趙秘書?

 “趙秘書,秦總回來了嗎?”

 “趙秘書,咱們需要秦總出主意!”

 “趙秘書,咱們被德國佬誑了,咱們找他們索賠去!”

 郭建民趕緊看了眼坐在正位上的人,兄弟,你們說話注意點,大眾汽車的人是德國人,咱們格廠長也是德國人,什麼叫被德國佬給誑了?

 “秦總在配電室,準備安裝新的設備,讓我喊你們過去看看。”

 新設備?

 大傢伙立刻站了起來,呼啦啦的全跑了出去,只剩下了幾個人。

 格里希好奇地看向王芳,於是王芳趕緊給翻譯:“秦總回來了,還帶來了新的設備,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大家過去看看嗎?”

 秦總回來了,還能解決問題?

 茨韋考皺著眉頭,嘴裡嘀咕:“不可能啊,秦總有什麼辦法能解決問題?”

 “茨韋考,我們過去看看。”格里希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秦總是一個善於發明創造的人,遇到各種問題,就能想辦法給解決問題,而且,用的還都是我們想不到的辦法。”

 電壓可以改變,頻率怎麼改變?在這個時代,頻率是個無解的難題!

 1831年,著名的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為人類大規模使用電力創造了條件,因為這條定律揭示了電力的來源:除了電池之外,還可以通過電磁感應的方式來產生!

 簡單來說,線圈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就能感應出來電流,線圈轉動一週,在磁場裡完成一個週期運動,電流會發生一次週期性的變化。對電池來說,正負極是確定的,對這種感應電流來說,正負是交替變化的。這樣就出現了一個需要描述這個變化快慢的物理量:頻率。

 交流電剛剛誕生的時候,各種不同頻率的電都出現過。

 在美國,斯威丁和特斯拉兩人分別進行實驗,結果發現頻率低了不好用:電燈會閃爍,得50赫茲以上,肉眼才感覺不到這種差異,所以,他們就把頻率定到了60赫茲。

 但是,如果頻率為60赫茲的話,三相電機的轉速就達到了3600轉每分鐘,這對軸承等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容易達到,如果50赫茲,那就是3000轉每分鐘,這樣還好實現一些。

 所以歐洲經過一番對比,選擇了五十赫茲的標準,也就是正負極每秒鐘換一百次。

 由於建設電網的費用巨大,所以電網標準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了。

 至於東方,慈禧太后時候,皇宮裡就用上了燈泡,開上了汽車,因為汽車是坐著開的,還傳出了慈禧太后要求開車的跪著開的野史,由於發電設備都是從國外來的,電壓和頻率各種各樣,到了1928年,亞浦耳公司向當時的政府提議,規定200伏特50赫茲的交流電作為電壓和頻率標準。

 到了1930年,這套標準正式通過,在全國實施,解放後,也就過渡到了220伏特、50赫茲的標準。

 八十年代的電力技術還是落後的,對交流發電機來說,60赫茲的單極電機轉速就是3600轉每分鐘,50赫茲的就是3000轉每分鐘,把60赫茲的設備放到50赫茲的電路里使用,那轉速就會下降,生產線就會亂套,所以就不能用!

 秦總能怎麼破?

 茨韋考想不出來,帶著疑惑,跟著眾人前往變電室,還沒有進去,就聽到裡面傳來一聲聲的感慨。

 “秦總威武!”

 “秦總太厲害了!”

 “這麼簡單就能解決,德國佬還說要五千萬美元!”

 雖然茨韋考聽不懂中國話,但是他能聽懂話語裡面的情緒,這麼高興,難道是解決了?

 不可能啊,他們怎麼解決!

 帶著疑惑,茨韋考走了進去,就看到原本空蕩蕩的變電室裡,滿滿的都是人,看上去非常的擁擠,不過,更主要的原因還是這裡多了一套設備!

 兩個巨大的圓柱體正在被叉車放置到底座上,內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電機,這兩臺電機之間,還有一個扁片形狀的設備,看上去像是…

 齒輪箱?

 茨韋考突然就明白過來了。

 兩臺電機,其中一臺是電動機,連接到外面的輸電線上,輸入進來的是380伏特,60赫茲的工業用電,這些電力經過電機,轉變成了機械能,然後再帶動對面那臺發電機!

 如果這兩臺機器直接相

連,那頻率是沒法變的,所以,中間要經過一個齒輪箱,將3000轉每分鐘的轉速提升到3600轉每分鐘,其實就是一對齒輪,齒比5比6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