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七章 帶晾衣杆的履帶拖拉機(第2頁)


我來回最多一個星期,不用擔心。”秦鋒說道。

 趙嬌點頭,又看向身邊的王芳:“你去德國,身邊沒個翻譯不太好啊。”

 “小芳得給格里希當助手,最近摩托車廠要大搞建設,離不開小芳這個翻譯。”秦鋒說道:“我去的是東德,會俄語就行。”

 “好吧。”趙嬌又看向了大劉:“大劉哥,希望你能照顧好鋒哥,如果…”

 “沒事,不就是出個門嘛。”秦鋒打斷了她的話:“大劉,時間差不多了,咱們走!”

 大劉是第一次出國,心情很激動,跟著秦鋒通過了檢票口,海關等等各種檢查,興奮地上了飛機。跟著秦總幹有前途!

 飛機不能直飛東德,中途轉了一趟才到,等到了之後,大劉並沒有旅途的疲憊,依舊很是興奮。

 德國,咱大劉祖墳冒青煙,也能出國了!

 莫洛德親自過來接機,他已經把西裝換成了軍裝,但是,身上並沒有軍人那種如狼似虎的氣勢,反而有種商人的銅臭味。

 “秦總,歡迎來到東德。”莫洛德說道:“布爾拉科夫將軍正在等著您。”

 “非常榮幸。”秦鋒點頭:“我是帶著誠意過來的,以後我們的合作也會更加廣泛。”

 做生意,必須得走高端路線,當初在西柏林的見面雖然是倉促的,但是畢竟拉上了關係,秦鋒還特意提到了布爾拉科夫,沒想到這次就能見到。

 大劉跟在秦鋒的後面,上了一輛伏爾加轎車。

 “秦總,我們去波茨坦。”上了車之後,莫洛德介紹。

 波茨坦這個名字,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不過具體在哪裡就不一定清楚了,波茨坦在柏林西南,是勃蘭登堡州的首府,是一座小城,人口只有14萬。

 不過,等二戰結束之後,老毛子開始在德國大批量駐軍,最開始的時候叫做“蘇聯駐德國佔領區集團軍”,現在叫做“蘇聯駐德國集團軍”,89年之後,又改成了“西部集團軍”。

 而這支強大軍隊的司令部,最初就在波茨坦,後來轉移到了措森—溫斯多夫。

 現在,聽說要去波茨坦,秦鋒非常好奇:“難道那裡又恢復成司令部了?”

 “當然不是,那裡有我們重要的軍事基地和庫房。”莫洛德說道:“布爾拉科夫將軍會在庫房那邊給您介紹一下我們的…履帶式拖拉機。”

 秦鋒點頭:“有勞布爾拉科夫將軍了。”

 一個小時後,伏爾加轎車開進了軍隊駐地。

 雖然現在時間已經進入了冬天,但是德國的冬季並不冷,平均溫度幾乎都在零上,所以,當年小鬍子指揮大軍進攻老毛子的國土,到了冬季就徹底歇菜了,因為他們根本就受不了老毛子國土的嚴寒。

 由於不是很冷,所以這裡的軍人不會戴著皮帽子,依舊是普通的大簷帽,軍裝外面穿個簡單的呢子大衣就能擋住這裡微不足道的嚴寒,偶爾會看到東德的士兵,帶著造型誇張的m56頭盔,一眼就能和老毛子的駐軍分辨出來。

 大劉看向那些三三兩兩的軍人,也沒什麼特殊的,要是一對一的話,自己應該能打過,誰把老毛子說成三頭六臂的?

 車子直接開到了倉庫門口,莫洛德帶著秦鋒等人下來,走了進去。

 渾圓的炮塔上戳著特大號的紅外燈,高昂的炮管前後一樣粗,沒有任何抽菸裝置,下面是五對負重輪,履帶鏽跡斑斑。

 這是老毛子大批量生產的t-55坦克?

 秦鋒有些好奇,按照當初自己和莫洛德說的,是要購買一批三個人開,八個人坐的履帶式拖拉機,不是帶炮管的拖拉機啊!

 裡面站著幾名軍官,其中一名軍官聽到腳步聲,扭頭過來,他臉盤很大,上面的肉肥嘟嘟的,挺著一個大肚子,秦鋒立刻就把記憶中的某個人對了上去。

 馬特維-普羅科皮耶維奇-布爾拉科夫,1935年出生在烏蘭烏德,高中畢業後參軍,從此開始了一步步的高升,他也懂得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所以不斷上學,1957年畢業於鄂木斯克步兵軍事學校,1968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1977年又從總參軍事學院畢業,一個原本很普通的人,慢慢地成長為一個位高權重的地方大員。

 不過,隨著職務逐漸升高,腦子裡的一些理想也慢慢被磨滅,變得更加現實起來。

 此時,他看向秦鋒,笑呵呵地說道:“您就是平旺鞋廠的秦總?您現在在德國已經是家喻戶曉。”

 “我只是個普通人而已,怎麼能和將軍您相比。”秦鋒說著從口袋裡掏出來了一個精緻的小盒子:“一點小小的禮物,不成敬意。”

 布爾拉科夫接過來,隨手打開,頓時眼睛就開始放光了,裡面是一隻金燦燦的手錶!瑞士最有名的勞力士,這樣一塊得十幾萬美元!

 布爾拉科夫滿意地放進口袋:“秦總,您果然夠豪爽,我就喜歡和你這樣的人做朋友,上次莫洛德回來,告訴我說你想要一批三個人開,八個人坐的履帶式拖拉機,我就給你準備了兩百輛,不過,我覺得那些還不

夠,你看這些帶晾衣杆的拖拉機如何?”

 拖拉機,晾衣杆?秦鋒不由得感慨,這些人的學習能力真強,這麼快就學會自己那一套說法了!不過這也沒說錯,坦克兵們晾衣服,這炮管是最好的選擇,甚至就連戰列艦上的水手,都喜歡把衣服晾到巨大的炮管上,當炮管搭滿衣服的時候,那場景有種說不出的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