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碎影 作品

第3章 學費(第3頁)

 自己的一切方案都被周泉摸得清清楚楚,沈歡失去了任何和周泉討價還價的籌碼。在沒有其他買家的情況下,自己又無能為力的情況,15萬真的總比什麼都沒有好……

 “你贏了……”沈歡面如死灰,有氣無力地說道。初涉商場的沈歡,付出的學費實在是太過慘重了。

 林場恥辱性地轉手之後,沈歡痛定思痛,先求穩,再尋突破。他把有限的資源回籠集中在了剩下的林場,遣散了那些動機可疑的散工們,重用表現穩定的伐木工,終於讓生產有了起色。他耐心地和每一位員工進行了交談,瞭解他們的真實感受。通過真誠的交流,他終於理解到父親沈萬林當初定下這些指標和獎懲措施的初衷。

 沈萬林始終相信,員工不是冰冷的機器,而是有著情感的凡人肉體的活人,是整個萬林採伐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他一直把員工當作家人來對待,而不是冰冷的賺錢機器。在萬林採伐大隊,不僅僅關注於那些冷冰冰的採伐指標數字。錢,要掙,但採伐隊的發展和盈利也必須讓自己的員工們一同受益,不僅僅得到金錢的獎勵,還包括和諧的氣氛和工作環境,工作和生活的適度平衡,才能讓採伐隊穩定和諧地發展下去。所以沈萬林才會制定略微寬鬆一點的採伐指標,讓每個小組在年齡層次上老中青相結合,分別提供領導力和經驗,技術支持,以及體力和衝勁。三種年齡層次相輔相成,共同協作,發揮出效益。獎懲制度也不宜過於嚴苛,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對比和壓力。讓員工發自內心地主動完成任務,採伐隊達到適度的經濟效益。這個平衡點,沈萬林摸索了很多年,才開始接近。而沈歡忽視了這一點,他只看到了利潤,效率這些單調的數字,卻沒有看到員工的名字所代表的那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把這個難得的寶貴平衡一舉打破了。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沈歡恢復了原有的制度和人員配置,只是做了一些小幅度的改革,例如保留了針對個人的超額完成任務的獎勵,給年輕人拼搏的空間。組織每個月的經驗總結分享大會,每個小組輪流組織材料展示他們的採伐經驗,並設立了匿名回饋機制,哪個小組的展示獲得大家好評較多,這個小組將得到較高的獎勵。這就形成了一種人人努力提升自己的技巧和效率,樂於分享的良好氛圍。員工們也重新感受到了萬林採伐隊曾經的溫馨氣息,於是重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生產當中,努力地把手上這個僅剩的林場做好。看著大家在林場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採伐工作,沈歡終於感受到了一絲欣慰,事情該開始好轉了吧。

 生產有了起色,沈歡終於騰出了手來物色新的林場以供來年採伐。沈歡精心研究了各個林場的狀況以及競爭對手的人手和資源情況,瞄準了幾片並不熱門卻很有潛力的林場,做了幾份漂亮的報價,想著至少能拿下一到兩片林子。自己手上其實器械並不少,只是人少了許多。只要耐心再招攬一些信得過的員工,自己的採伐隊應該很快就能恢復到可以同時開發兩片林場的良好狀態了。

 可惜,年輕的沈歡還是低估了老謀深算的周泉的惡意。生意場上,弱肉強食的殘酷,絲毫不遜色於大自然中各種生物的生死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