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東崑崙前

“我先與你介紹一番東崑崙吧。”盧妙音帶著王沂河走向應在碑的另一面,通往另一面的通道一共足有九道關卡,而且只能步行通過,因為這段路足夠長,盧妙音有足夠的時間把自己曾經的幾次深入東崑崙的經歷告知王沂河。

 這幾段經歷未被記錄在紙質卷宗或網上庫藏中,盧妙音也僅僅口頭向王小六與溫玄熙交流過部分經歷,就連歷代皇帝,若未至近仙,盧妙音也不會吐露分毫。

 “說起來,可能與我挑的那本書有關。”盧妙音道,“雖然不知道我當初挑的那本書具體名字,但我曾在東崑崙中撿到半張紙,裡面是三個字,還魂籙。”

 “我猜想,我挑選的書籍應當不至於太過久遠,因為那可能已經被我們所猜測的某個維持諸法承繼的系統選作道果,我應當選的是當時對出現不久,又有足夠知名度的書籍作為實驗的依託。”

 “但是,我曾往前篩查數百年,也沒找到有什麼書是以還魂籙命名,而且,這三個字是否已是那本書的全稱,或者是不是那本書的某個章節,我尚且不得而知。”

 不知道為什麼,在聽到還魂籙這三個字的時候,王沂河的根根直豎,好像是聽到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但是王沂河自己的記憶中是沒聽說過什麼還魂籙的。

 那麼就是說,相應的反應來自於《非想名箴》,王沂河心中泛起森森寒意,要知道他現在可別說開花結果了,以盧妙音的說法,他現在連苗都才剛剛冒出頭來,竟能有這反應,說明盧妙音當年千挑萬選的這還魂籙,來頭當真很大。

 這很不應該,以當時盧妙音的身份,這樣的實驗應該有能力挑那種完完全全的近代作品才是,畢竟越是古老的經文越有可能蘊含著未知。

 特別是沒有作者署名,來歷不明的經文,就更危險了。

 盧妙音既然選擇了這本還魂籙,說明這本書的作者在當時切有其人,且年代相去不遠,至少在盧妙音的調查中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