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堅果 作品

第184章 虯首仙請道首擊殺青獅怪(第2頁)

 烏雞國本來一切都好,結果烏雞國王得罪了文殊菩薩後,跟著就是大旱降臨。

 烏雞國倉廩空虛,錢糧盡絕,文武兩班停俸祿。

 烏雞國王膳食亦無葷,仿效禹王治水,與萬民同受甘苦,沐浴齋戒,晝夜焚香祈禱。如此三年,只幹得河枯井涸。

 要是烏雞國之前沒有足夠的底蘊,能堅持近三年之久?

 怕是最多兩年,全國上下都餓死了。

 在青獅降雨之後,僅僅用了三年不到的時間,就已經恢復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街市上人物齊整,風光鬧熱。

 這要是之前近三年的大旱沒有足夠的底蘊兜著,子民死傷過多,後面不到三年時間,能恢復到這種地步嗎?

 所以說,青獅並不是把國家治理得更好,只是把烏雞國恢復到最初應有的狀態而已。

 至於烏雞國王得罪文殊菩薩一事。

 這國王一心向佛,對於僧人一向器重,甚至花國帑修建寶林寺,可見其向佛之心。

 如此王,文殊菩薩所化凡僧,到底要說什麼,才能把這國王氣到將其綁起來泡河裡?

 而且烏雞國王哪怕盛怒之下,也沒動殺心,只是把文殊菩薩泡水裡而已。

 說到底,烏雞國的一切,都不過是佛門給取經人準備的一難罷了。

 烏雞國王也好,烏雞國也罷,僅僅是舞臺背景。

 不過,現在看來,這舞臺背景,似乎有什麼大變化。

 李淳風心中輕笑一聲,道:“佛門這是攤牌了,不裝了啊。”

 烏雞國太子並沒有注意到李淳風神色上的微妙變化,只是抹了一把淚,繼續道:“那位聖僧解了烏雞國大旱之災。我父王即與其八拜之交,對其親如家人。”

 “立其為國師,崇其意,聽其見,無所不從,無所不依。”

 “兩年前,那聖僧宣告要雲遊,一去不回。自那之麼,我父王性情大變,國策也從原來的平和變得好鬥起來。”

 “我初時還不以為意,只當是父王受了聖僧影響,有些變化也是正常。”

 “卻不想後面事情越來越正常,我發現我再也無法瞭解我的父王,在數度與父王爭吵之後,我一時糊塗,跑到寶林寺當了和尚。”